分节阅读_117(2/3)
这就是他的弟弟啊又小又柔弱,杜小鱼出生的时候他也不过五岁,印象太模糊,唯有这刻,那种难以言说的情感在心里慢慢流淌着。
没有血脉之情,却一样可以亲密无间
“来,来,快给爹看看。”杜显见他抱那么久,忍耐不得,连声催促。
杜小鱼撇撇嘴,“还有妹妹呢,爹你重男轻女啊,非得要抱弟弟哼,我先说好了,妹妹的名字我来取,再也不准叫什么黄花,小鱼”
众人一阵笑。
“好,好,你取,你取,爹总算晓得你原来一直在怨恨爹呢”
“是啊,我顺便把自个儿名字也改了。”杜小鱼顺竿子往上爬,“又都不爱吃鱼的,叫什么小鱼?”
“你这孩子尽会胡说,你爹取的可改不得。”赵氏笑骂她两句,“妹妹给你取也便罢了,不要得寸进尺。”
“好罢,好罢。”杜小鱼只得妥协。
这一整天都围着看两个娃儿,给他们换新衣服,分辨哪个是哪个,一家人像注入了鸡血似的,晚上喜得都睡不着。
还是赵冬芝跟黄晓英淡定些,帮着煮饭,料理些家务。
过了三日,又要“洗三儿”,这礼节是用艾水给娃擦洗身子,保佑身体健康,是一种祈福的仪式。
农村里不像富人家讲究,不用设什么酒席,只煮一大锅肉汤面,叫“喜面条”,给交好的邻居们每家送去一碗,压压灾。邻居把汤碗还回来的时候,里面摆几个红鸡蛋,有圆满富贵的意思。
感情好一些的,再放些个铜钱,比如吴大娘跟秦氏,不过赵氏没想到借他们牛配种的高家居然也放了二十八文钱,心说这家人倒是挺大方,对他们当家的印象也不错,有心以后多走走。
又过三四天后,赵冬芝母女俩也要走了,他们家两个男孩特别皮,她那个相公又是个闷嘴葫芦,不舍得打骂孩子,这几天也不知道闹成什么样儿,又是农忙,肯定是手忙脚乱。
赵氏感激她这些天的帮忙,叫杜显买些东西让她带回去,赵冬芝也不肯要,说搬过来有得他们家费心,也便罢了。
却说赵梅没有她爹娘的管教,在这里玩得不亦乐乎,还结交到几个小丫头做朋友,没事就请过来玩,远比杜小鱼在村里有人气。她在这儿两三年了,除了周二丫外愣是没有一个小伙伴,为此,赵梅还教育过她,说她太孤僻,应该找些手帕交。
杜小鱼听得头疼,一群小孩子有啥共同语言啊?幸好赵梅要走了,她总算松口气。
送走他们后,家里又有些空荡荡。
不过等弟弟妹妹能走了,就会热闹起来的。
“爹,娘,我给妹妹的名字取好了。”这日晚上,杜小鱼得意洋洋地来到赵氏的卧房,顺便抱起妹妹,轻轻点她的鼻子玩。
她如今抱孩子很有心得,经常哼得话的就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叫啥名字啊?”杜显好奇的问。
“叫清秋,妹妹是秋天生的么,所以名字里有个秋,至于清,清之一字意义广阔,干净,清爽,个性高洁,为人清廉……”
赵氏听她滔滔不绝,“好罢,清秋听起来也不错,她如今像个泼猴似的,以后长大了真希望性子能冷静些。”
那会儿一直在肚子里踢的绝对是她的妹妹,因为这些天就她最皮,晚上老是哭闹不止,白天又喜欢睡觉,把人折腾得够呛,反而弟弟要乖得多,很少哭嚎,吃饱了就睡,醒着也安安静静的。
杜显笑道,“都好,你弟弟的名字叫文涛,妹妹叫清秋,都好听。”
文涛是延续杜文渊名字中的文之一字,杜小鱼嘿嘿笑了两声,“那就说定了,你以后叫杜清秋。”
杜清秋好像听懂似的,两只手臂晃着“咯咯咯”得笑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