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88(2/2)
戏子们无论是演太祖还是太祖的,战战兢兢地全部跪下,还有些害怕地在发抖。
我顿时明白了赵惟能为什么会暴怒,他是宋太祖的孙子,父亲是有名的“八贤王”,却英年早逝。说是得病,大约也和宋太祖一般,死得不明不白。而这戏就是粉饰了当今万岁的所作所为,好似一切都是顺应天意,而不是宫廷斗争。
这事传出去一定会让太子起疑心的,于是我也站起指着这些戏子道:“大过年的,可不是清明。还不快点换戏”
戏班头一听,也不知道清楚里面厉害关系没,反正说得也是在理,过年时尽量不要去看死呀悲的戏。赶紧的掏出戏牒来,一路小跑到我面前,见我梳着未出阁的小姐头,于是双手奉上戏牒:“请小姐点戏。”
他也是走南闯北的聪明人,此时赵将军,看上去就知道正余气未了,胸膛大幅度的起伏着。
我拿过戏牒,边打开边缓和气氛道:“我哪会点什么戏,万一错点了个才子佳人的,将军看得还不腻味?班主能不能说个适合点的戏,让我听听。”
戏班头想了想后道:“要不弄个武戏,热闹点”
我侧头见赵惟能脸色阴沉地猛地坐下,手还重重一拍椅把,发泄心中的愤怒,看来阴影未褪。
太子可是多疑的人,说不定这里早就暗插着他的人。赵惟能稍微生点气,那还说得过去,如果一直这样气着,传到太子耳朵里,那可要坏事的。
于是我故意笑了起来,虽然平时很少笑,但环境需要,生存需要,不得不笑。
好似故意刁难调侃般,我笑着将戏牒合拢,还给了戏班头,戏谑道:“武戏就武戏,过年也图个热闹,要不就来个关公战秦琼吧。”
戏班头的嘴顿时张大了,半天没合拢。而赵惟能的注意力也挪了过来,脸色缓和了许多。
“关。。。关公战秦琼。。。”戏班头的表情很是奇怪,惹得旁边站立着一同看戏的家丁、丫头,很多都在偷偷的笑,要么努力低着头,要么悄悄地掩嘴。
“怎么?”我故意瞪大了眼,一副天真无邪、更象不知者无罪的模样:“那么大个戏班,连两个能穿上行头的武生都找不出来吗?”
“小。。。小姐,这关公战秦琼。。。”戏班头说话都吞吞吐吐了,满脸为难之色:“没办法战呀。。。不,不是没办法战,是根本没这戏”
确实没这戏,关公在三国,早生唐初的秦琼四百多年呢。
我故作轻蔑的一笑,象是很懂行的昂头挺胸:“什么没这戏?我去后台给你们说戏去,保证你们一听就会唱。”
戏班头一听立即笑着点头哈腰:“那感情好,只是小姐千金之躯,屈驾到后台。。。这。。。”
唱戏向来是下九流的行当,但是戏班头不不知道,以前我的职业还不如他,甚至不如乞丐。而现在更是连人都不算,属于按一千年以后的说法“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我看来眼已经稍微来了兴致的赵惟能,编了个马屁哄哄的理由:“过年就是图个热闹,万岁都与百姓同乐。只要将军开心,去说戏又如何?还有的皇上还写过戏文呢。”
“去吧,我倒要看看你的这叫什么戏。”赵惟能含笑准了。
我去后台说完后,坐回了位置,故作神秘地一笑:“等着看好戏”
锣鼓震天的敲了起来,很是热闹。赵惟能此时一扫刚才的阴霾,笑看起戏来了。而那些为了过年,劳累了半月有余的家丁、丫头,原本站在一旁想睡不敢睡,直往下沉的眼皮也睁开来了,笑盈盈地看我编排的《关公战秦琼》。
涂着红脸,身穿战甲,拿着长矛的关公,威风凛凛地上了台。宋朝关公的形象还未拿所谓的青龙偃月刀,拿的是长矛,但是红脸未变。
就光关公上台,没什么,另外一个入口,涂着白留着三缕须,穿着行头的秦琼也上了台,现场顿时一片爆笑。
两人先是站定,随后按照我的要求相互打量上下起来。到底是专业的,演得有模有样,还呈圆形,步伐稳健的转了几圈。将两人见到后,好奇、惊讶的神态都演了出来。我都被逗乐了,更别说旁边那些看得新鲜的了。
我说过,每唱一句,都要等人笑得差不多时才唱下一句。于是关公和秦琼很是耐心地等着笑声减缓时,一句句甩出来,就象行话“抖包袱”一般。
关公一撩长须,威严而道:“来将何人,报上名来”
秦琼回答道:“吾乃唐秦琼是也你又为何人?”赵惟能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其实要搞笑很简单,这戏绝对是黑色幽默类型。演的时候,要的就是严肃
关公一个瞪眼,气魄十足:“本将为蜀将关云长是也姓唐名秦琼之鼠辈,你又为哪位君王效力?”关公当然不知道秦琼,还以为对方叫唐秦琼。又是一阵爆笑。
因为牵扯到前朝,不宜多说。于是秦琼哇呀呀一喊,发泄完怒气后,大声唱道:“站不改名,做不改姓,我乃秦琼,乃大将废话少说,速速打来来呀,牵我的黄膘马来。”
于是关公大喊:“牵我的赤兔马来。”
有力的一抬腿,象征性的上了马后,关公和秦琼就刀对刀、枪对枪的、噼里啪啦打了起来。
只见满台刀光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