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26(2/3)
何循说道:“并不是太子做了什么,原就是太子妃姐姐有孕不好出面,于是皇后领着个太子良娣在身边伺候。如今皇后身子有恙,自然该太子妃姐姐帮着料理后宫之事。”
柳檀云问道:“可是生过皇孙的薛良娣?”
何循无奈地点头,叹道:“若是太后在,皇后怎敢如此。太子身为人子,且在他看来又是理所应当,因此太子也不好替太子妃姐姐说话。母亲如今见不得太子妃姐姐,也不知她如何了。”
柳檀云心里惴惴的,心想皇后如今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太子又是过得太过顺遂,因此都忘了这何家人可是容不得太子妃在宫里受委屈的,想着,便安慰何循:“既然皇后、太子都觉这日子过得太好了,那咱们便放手叫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何循点了点头,随后盯着自己手上的拨浪鼓,又瞧了眼费而隐,便拿了自己的头去顶着费而隐的肚子,一边听费而隐呵呵地笑,一边假假地骂道:“我的小君子啊,你赶紧长大,等你十四娶了媳妇考了功名,你爹我就告老回家,专等着抱孙子。”
柳檀云听何循这般说,就笑道:“你比大哥志气还大,竟是想三十出头就告老回家呢。”说着,瞧见何循父子两个嬉戏,便在心里想着上辈子自己要是能多活几年就好了,也能瞧瞧太子最后到底怎么着了。
柳檀云这般想着,果然皇帝给太后守过了百日的孝期,在上朝时,就无处不透露着对十皇子的宠爱,先是十皇子娘舅家得了封赏,随后皇帝就露出要越过八皇子、九皇子给十皇子挑选封地的意思。
因这么着,太子便先急了,太子先寻了何征说话,何征没等太子说两句,便先抱怨道:“殿下不知户部的差事竟是那样繁重,早先不觉,如今柳尚书来了,一样一样的事翻查出来,臣等竟不知早年留下那样多的空子等着要填补。”
太子笑道:“柳尚书做事最是尽心尽责,太后在时也每常如此称赞他。只是大舅子暂且将户部的事丢开,替我琢磨琢磨父皇到底要将哪块地给了十皇弟。十皇子尚小,几年内他都去不得封地,据我说,父皇这明摆着是要十皇弟比其他兄弟早几年从封地拿银子呢。”说着,便有些咬牙切齿,心想十皇子还小,皇帝便这般纵着他,只怕没两年,皇帝就会遗憾不能将太子之位给了十皇子。
何征看出太子咬牙切齿,忙道:“太子且放宽心,十皇子这事算不得什么。事有轻重缓急,锦衣卫那边查出除了节州那些叶家军,还有其他两股三王余孽。陛下才下了密旨令柳尚书凑齐军饷,此时下臣当真是丢不开手。”
太子心里一气,但何征说是皇帝密旨,他又不能去问皇帝,于是只能无可奈何,随后又问道:“不知其他两股三王人马在何处?”
何征说道:“这臣并不知道,只是锦衣卫头领说那边人马众多,就连陛下也不敢掉以轻心。”
太子抿了抿嘴,随后嘱咐道:“这几日循小郎也忙得很,许多日不见他来,你叫循小郎去寻了陈御使、龚御使等人,叫他们劝着父皇。不患寡而患不均,父皇如此行事,怎能叫其他皇弟心服口服?”
何循嘴里连连说是,应承了太子后,依旧回了户部办公,待回了何家,便将太子的话说给何老尚书听。
这会子柳檀云正领着费而隐在何老尚书这边逗怪怪玩,听何征这般说,柳檀云便偷眼去看何老尚书,瞧瞧何老尚书如何说。
何老尚书似是迷糊了一会子,随后便说道:“皇后‘有恙’,太子妃因操持后宫之事动了胎气。咱们家是该告诉太子,咱们家是干大事的,不是料理太子家家务事的。”说着,便看了眼何征,“陛下有的是城池,他爱将哪座城给谁,那只能看哪个儿子更得他欢心,咱们管不着这事。叫循小郎找些事搪塞了太子。”
何征担忧道:“若是太子因此事记恨咱们家……”
何老尚书说道:“若是因这事就记恨咱们家,那他心里不知记恨咱们多少次了,丢开手,不管了吧。就叫太子瞧瞧,没了咱们家,他能用得上谁。太子妃动了胎气后,薛良娣便接手了太子宫里的事,皇后也立时‘痊愈’了。虽说这事太子并未出面,但倘若太子有心相护,太子妃也不至于如此。”嘴上如此说着,心里有句话却不忍心说出口,那便是太子妃这把年纪生产,倘若有了个三长两短,太子再娶了太子妃,那么宫里除了大小皇孙,再没什么人跟何家有关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