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3)
胡晓雯哦了一声,随后她说:“我家的地该收了,一会儿帮我问下红霞,她要多少大米多少玉米”
田桂英想也不想的说:“她说你有多少她要多少。”
胡晓雯无语的顿了一下,随后无奈地说:“至于吗”
田桂英这会儿也忍不住叫起了苦:“你是不知道,最近村子里边的作物都不好买了”
罪魁祸首是在刘昌开的代购网店。
原先桃溪村的田地都在黄哲的规划下分类种植,每家每户种植出来的作物都由村里边的农家乐消耗。
现在村子里边的客流量大,就这还不太够用。
从桃溪村离开的游客知道有代购店之后,就让刘昌代购村里边各种特产。
一开始只是蜂蜜和豆制品还有卤肉,后来就有人盯上了桃溪村的其他特产。例如说,桃花鱼、野生鱼、河蟹、鲜虾之类的。
刘昌是个实在的小伙,一开始接到了这样的订单,他都为难了。
这东西不像是蜂蜜那样的包装好了就没问题,这玩意天一热就坏了啊
还是在顾客的撺掇下,去找了一个泡沫箱子,里边铺满了冰块,把这个箱子跑到临水县用冷链给发了过去。
这一下仿佛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顿时给其他顾客打了鸡血。
桃溪村的桃花鱼是出了名的滋补养人,很多人都可惜平常在市场上买不到,想要给家人进补都吃不到。
这一下可好了,刘昌的代购网店直接给他们提供了便利。
桃花鱼本身的价格并不贵,贵的是运输费用。不过为了好喝的桃花鱼汤,这些都是可以承受的。
有人开始网购生鲜类之后,就又有人盯上了桃溪村其他的能够被买回家自己料理的食材。
蔬菜保鲜再运输过来有点点不划算,不过粮食和大豆就不一样了。
本村的粮食收了之后都直接卖了,每家就只剩下自己食用的。
刘昌就把自己家里的大米给卖了。
桃溪村桃花小筑的大米好吃,人们都是知道的,只不过以前不知道这大米是桃溪村自己种的,现在可算是被他们找到了。
还没等每家开始秋收,村里的大米就被刘昌给预定出去了不少。
这一下子造成了桃花小筑用米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