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3/4)
周青退休前是云市印刷厂的,她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厂子效益好,工龄也长,退休金不少。再加上胡新民是科长级别退休的,老两口的退休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有六千多快要七千。刨去花用的,一年也能存个三四万。
现在看这二位身体很好,多活个十几年不成问题,到时候这笔存款的一半,比起这田地可值钱多了。
高琴觉得这老太太平常挺精明的,这回怎么就出了这个一个主意
周青说:“没什么不好的,这样挺公平。晓雯你说呢”
胡晓雯当然没意见:“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听您的。”
周青满意一笑。
以前她和丈夫打算把存款留给女儿,那是因为云市的房子将来能值不少钱。他们将来指不定有什么花用,存款能剩下的肯定超不过房款。不管多少,存款就当是补贴女儿了。
把桃溪村的房子和田地分给胡晓雯,桃溪村又发展的挺好,胡晓雯自己也挺能挣钱,将来过得必然不差。再把存款全都留给她,老两口就觉得对儿子有亏欠,于是周青就做出了这样的调整和决定。
周青很快的就去村委找了赵贵,把周家老宅和五亩田地转给了胡晓雯。
不同于他们亡故之后才能拿到的房产和存款,桃溪村的房屋和田地现在就落到了胡晓雯的名下。
高琴没注意,也许是注意到了却没在意。只要她觉得自己看重的那些将来不出变化就行。
周家老宅现在正式更名成了胡家宅子,有了自己的房子,胡晓雯就想起把自己的户口迁回来了。
她跟周青商量了一下,这一回周青没有反对。
现在跟之前那会儿不一样了。胡晓雯承包了两千多亩的地,光是承包补贴就能拿到不少。
而且,今后旅游公司盈利分红,胡晓雯还能多拿一份身为本村村民才能拿到的分红。
要说别人把户口迁回来或许会不太容易,胡晓雯把户口落入桃溪村却很顺利。
村里不喜欢外人迁来户口,就是因为对于村集体来说,多增加一个人,就会多一个分摊集体利益的。
如果迁户口的人主动放弃分享村集体的收益,才会被允许把户口迁进来。
胡晓雯俨然不在此列,甚至没有开村大会,只是各家管事儿的去通知了一遍,没有一个人反对,这事就成了。
赵贵亲自去给胡晓雯办迁户口的事情,胡晓雯跟周青在院子里边摘今年新长出来的花椒。一边摘,胡晓雯一边把事情的进展跟周青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