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2(3/3)
这个知府还是有些嫉恶如仇的意思的。当然也不是傻子,不然也不会年年政绩优良了。对待世家子弟也有自己的一套看人标准。
“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不好的。就说这个林家吧,这才是真正的世家。你说的那些,不过是近百年才起来的,有些还都是些莽夫出身。”
里颂开始普及世家知识了。当然文人看不惯武人粗鄙也是有的。
“这个林家说来也有数百年的传承。族地就在苏州。你若是有幸去过李家祖院,就能看到满满一个院子的进士牌。”
就这一句就把崔时说愣了。一个院子的进士牌,那是什么底蕴啊!
“一院子?”
“嗯,一院子,据说有近二百八十块。这也是我有一次看到苏州县志才知道的。林家从未对外宣扬。由此可推论这一族人又有多少举人,多少秀才?林家人丁不算兴旺,据我所知一家能有两三个子嗣就算不错了。可就是这样还能有如此辉煌,可见林家子弟的秉性如何。”
这是李颂到了江南才知道的,也就是这时候开始才下定决心和林家成为世交的,这样的人家再不结交,他都会觉得自己是个傻子。
“不简单啊!你说的不错,这样的人家才能称之为世家,江卿之家啊!”
崔时也很是感慨,这样的人家比那些成天的宣扬自己富贵的功勋不知道高上多少倍。哼,这才是香传家呢!
随即又有了疑惑:
“可是听说京城林家除了二老爷林讯是进士出身,不是几代没有科举吗?”
“你呀,真是个傻的,当年林家这一支的祖上因开国之功封了靖安侯,你说要是接着几代再科举入仕,皇家会怎么想?有时候太争气也是种错误。”
这就是世家的处事知道,崔时贫寒子弟出身,对这些是没有感悟的。果然这话一出口,崔大人一脸震惊。随后是恍然大悟。
“确实如此,开国不久,官员奇缺,正是世家做大之时,怕有功高震主之嫌。”
“是啊,所以林家那一支在京城安享富贵,苏州这里也只有零星几人出仕,以求保全。直至如今,承平日久,世家勋贵宗亲,各有根底,此时林家再次入仕,已经不再令人侧目。反而是一片上进兴旺家族的架势。最起码依着上皇和今上对林家是会多加关照的,就是以后…只要林家不卷入夺嫡之事,只怕三代不愁了。”
李颂也很是羡慕林家如今的兴旺之势,家里几个小子虽不是什么纨绔子弟,但却不是什么读的料,能考个举人就不错了,看来要想想后路了。也许做个耕读传家也是不错的。总要为子孙后代留点资本啊!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嗨,到底是底蕴深厚的人家,这看的就是远,这开国百年,多少当年的显赫之家如今不知所踪,就是留下的这些,又有多少已经摇摇欲坠,这林家端的是好谋划。目光长远啊!”
崔时读了这么些年,做了那么多年的官,走了那么多的地方,看得多了去了。这时候李颂一点就透。
“不止如此,你可知,林家在京城有一座山,那山顶小半年积雪,林家在那里种植了雪山紫米,有用山上雪水,灵药制成雪云酒,都是滋补良药,常年都有内务府采买。除了他们家,几乎无人种植成功。”
“这,这,这就是你所说的三代无忧?”
“哪里是这些,听说种植之事,林家每年都会提供种子让内务府找人种植,不过是收获太少,但总有一日可以成功的。林家也没有藏私。就他们家那些精明人,怎么会做那样的短浅之事,如今既然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