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75(1/2)
能什么信息都不发回去吧?
朱仕珲担心的就是这点。罗世雄那边催得很急,这段时间出现在崮梁的葛州探子并不少。朱仕珲很清楚罗世雄的为人,如果他此时与邢州项家走得太近的话,恐怕罗世雄立即就会翻脸。
这还是其次的,项文龙派来了第二个使节,朱仕珲不得不多留一个心眼。
这是不是罗世雄与项文龙搞的鬼?如果罗瑞丰真不是罗世雄的亲生儿子,罗世雄有必要为了这么个狗屁不值的儿子大动干戈吗?以罗世雄的心计,如果他的目的不仅仅是打下堰州的话,会不会借此与项家联手呢?
朱仕珲又觉得这不大可能。西北贫瘠,不管是晖州还是邢州,都是小州,军力都不强盛。如果没有伏牛山与崤岭这两道天然屏障,与潜龙关挡着的话,晖州早就完蛋了。项文龙乃项家不世出的人物,他难道不明白“引狼入室”这个道理?
朱仕珲对此事极为头痛,拖了这么多天,他没有给项文龙答复。那几个使节暂时安顿在驿馆。朱仕珲也不知道该不该给项文龙回信,反正能拖就拖吧。
就在朱仕珲有点焦头烂额的时候,新的“麻烦”来了。
“主公,虎口关送回捷报。”
“虎口关,捷报!?”朱仕珲一下子没把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虎口关还会有捷报?莫非是永盛军大举犯境,李洪涛那村氓打了胜仗?
接过文书一看,朱仕珲倒吸了口冷气。
“去……去把五世子叫来。”
“是!”
亲兵刚走,朱仕珲就放下了手上的文书,发了一阵呆,这才突然笑了起来。
“父亲……”
听到朱孝信的声音,朱仕珲回过了神来,他将文书递给了儿子。“看看吧,你们少营新立的战功。”
“战功!?”朱孝信也是一惊,没有立即明白过来。
朱孝信看完之后,也笑了起来。“父亲,孩儿就说过,李洪涛绝不简单,没想到……真是没有想到!”
“是啊,为父也没有想到,此人还算有两刷子。”
朱仕珲的意思与朱孝信并不完全一样。
看完捷报之后,他首先是不相信,区区一百余人的甲队,听说还只去了三个中队,仅百把人,李洪涛能打下由数百永盛军驻守的南虎口关?笑话,这才几天时间,他有没有把卧虎道的情况摸清楚都是个问题呢!
当初朱仕珲动用了两个营的兵力,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打下了南虎口关,结果也没有能够长期坚守。李洪涛用百把人,在短短几日之内就打下了南虎口关?
无论如何,朱仕珲都不敢相信。
可他不得不相信,谎传捷报,这可是扰乱军心,欺骗主公的重罪,李洪涛再白痴,也不会在这个上面做文章吧?如果他真有这个胆,那他的小命也快要保不住了。
朱仕珲想到不仅仅就这么点。
李洪涛一举拿下了南虎口关,证明之前他与杨佩德对此人的判断都有问题,他不仅仅是一个山野村夫,还是一个有头脑,有谋略,极具指挥才能,甚至上阵杀敌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将领!
也许,朱孝信认为这是好事,虎啸军又多了一员战将,少营多了一根栋梁。可是朱仕珲却并不完全这么看。
李洪涛之前为什么要显得那么贪婪,那么卑贱?难道他真的贪婪?也许是,也许不是。是的话最好,如果不是的话,此人的心机就难以捉摸,此人的城府就难以度量。
这么一个人,对朱家来说是好事吗?
朱仕珲一阵苦笑,如果早知道李洪涛是一个心机很重,城府很深的人,他早就下了狠手。问题是,现在下手来得及吗?
朱仕珲没有多少把握。
虽然少营仅仅一百多官兵,老巢还在百市集,但是现在李洪涛控制了南北虎口关,附近都是山区,如果被逼急了,他肯定回逃入山中,今后必为祸患。当山贼也就算了,山贼没有什么前途。朱仕珲最担心的是把李洪涛逼到建州去,如果此人投靠了建州丁家,那今后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越想,朱仕珲越有点胆寒。
眼前,李洪涛的影响已经扩大,不说别的,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形成,如果真的对他下手,招贤纳士也就别想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笼络,只能笼络。既然他贪财,那就给他钱;既然他喜欢邀功,那就给他战功;既然他想要土地,那就给他土地。
只能暂时安抚,等今后找更好的机会将其一举铲除!
想到这,朱仕珲下了决心,绝不能养虎为患,就算现在还不是下手的最好时机,今后总会有机会。
“孝信,少营初建就创此奇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奖赏甲队呢?”
“父亲,孩儿觉得,既然李将军提出了修复北虎口关,打通卧虎道这条商道,那么不妨让他去做。不成的话,今后我们在南面多了一道防御屏障,永盛军再想入寇晖州,也没那么容易。如果他办到了,今后多了一条通商之道,对晖州来说,这也是天大的好事。”
朱孝信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实际上,他也有自己的算盘。
左营为何能够成为虎啸军最强大的营?因为左营掌握着晖州最重要的商道,获得了滚滚财源,才能招募到更好的军士,采办更好的军械,组建了更强大的军队。如果打通了卧虎道,今后少营也将获得重大财源,假以时日,就算无法超过左营,少营也将成为虎啸军中第二强大的营。
朱孝信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
正式成年,成为少营统帅,住进了五世子府之后,朱孝信从父亲身边dú • lì了出来,不再获得父亲的额外照顾。朱孝信也不想一直在父亲的庇护下生活。当他单独面对各种挑战的时候,少营成了他唯一的依托。
朱孝信不笨,父亲迟早有仙去的一天,到时候他能够依靠的只有少营这支军队。
朱仕珲沉思了一阵,说道:“也好,你先去虎口关劳军,顺带探查实情,如捷报属实,再做决定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