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古代一百三十八点都不友好:(4/4)
一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能够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
而一个社会的发展,一个时代的进步,甚至是让一个民族屹立在世界之端,却需要各行各业共同努力,百年或者更久,没有捷径,也没有办法跳过。
不少人看到了工业革命,看到了大航海,看到了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却看不到促使这一切发生的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而是几百上千年、数辈人文化的积累与沉淀,是先有了启蒙运动潜移默化了人们的思维,无数辈商人努力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大量的教育培养出了能够发明、继承各种各样工业技术的人,这才在量的积累下,不失时机的促成了质的飞跃。
卫玠觉得他能做到的,也就是通过“卫玠”这个古代美男在历史上必然会有的影响性,带动思想启蒙。
一人力小,众人势大。
卫玠不准备一个人去做这种事,而是准备拉上一帮子人一起做。
好比卫玠的朋友们,魏晋的名士风气,已经为百花齐放的学识未来开了一个很好的头,这是在很多年代都很难做到的事情。
也好比傻皇帝晋惠帝。有个傻皇帝,是忠臣的不幸,也是能臣的幸运,他们可以在国家这张白布上任意挥洒,将它改变成为了社会进步而有的模样,不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的扭曲脸孔。
不管成功与否,卫玠都会尽己所能,希望能在百年后无愧穿越这一遭!
作者有话要说:不是说发展技术不重要,而是从卫玠的角度来看,在魏晋时期先发展思想启蒙更合适。当时的社会环境还比较开放,更适合学术的百花齐放。等社会风气变了,后面的事情也就更容易发展了。
当然,从蠢作者有限的个人看法里,最重要的还是武力值啊,捶地【喂可惜,卫玠的小身板上不了战场,只能靠其他人了,好比熠姐,好比未来的拓跋六修同学~
ps:只是蠢作者个人不太成熟的想法,纯属yy,请勿当真,么么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