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2(1/2)
r/>陵南已经是瑾朝的属地了,也安全些,想好怎么走了吗?
在那边行宫休息的时候,第二日我们不走。萧玉祚把计划说了一遍,萧元敏见没什么遗漏就夸奖了萧玉祚几句。
不过要记得给姚大人与王师傅说一声。萧元敏等萧玉祚全部说完,才提醒道。
姚盛勤是他们的舅舅,王光鉴是她的老师。
我给他们留信。萧玉祚怕再生直接,要知道王光鉴还好点,他们的舅舅是绝对不会同意他们自己乱跑的。
萧元敏想想点了下头,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等萧玉祚离开,萧元敏才对半夏吩咐道,收拾几件衣服出来,那些饰品就不用舀了,准备些碎银。
半夏劝道,公主这样会不会有危险?
把消息捂严实了,就不会。萧元敏笑道,不用想那么多了。
是。半夏行礼后就去收拾东西了,公主,不如带几身男装?
好。
萧元敏看了眼萧玉祚刚刚坐的位置,不知为何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弟弟真的长大了。
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欣慰,弟弟不再是她能护在身后的孩子了,而是能独当一面的太子。
心中微微有些难受,又觉得自己过于矫情,萧元敏叹了口气,若是在宫中哪有让她悲伤敏秋的时候。
其实这件事慕容熙开始是不同意的,只是萧玉祚的一句话,让他改变了初衷,这次回宫后,怕是姐姐就要指婚了,以姐姐的身份再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了,我不想姐姐留下遗憾。
慕容熙忘不了萧玉祚当时满脸的严肃,微微闭眼,那个艳若骄阳的公主要指婚了……谁能成为她的驸马?谁又有资格拥有这样一个女子。
不知不觉中慕容熙的笑容里多了几分苦涩,他知道纵容太子这次的任性,回去定是一场责罚,可是……不悔。
其实王光鉴从这几日萧玉祚的安排中已经看出来了,只是想到自己的学生,最终选择了沉默,甚至帮着瞒过了姚盛勤他们。
等宣和帝收到萧玉祚的信,他们已经私自离队三日了,宣和帝直接被气乐了,朕的太子,真是……
李德忠见宣和帝没有动怒,才端了莲藕羹,陛下,先用些东西。
宣和帝把信扔到李德忠身上,你也看看吧。
李德忠倒是没有满脸惶恐,而是很自然的接过,看了起来,等宣和帝用完,他才把信叠好放回桌子上,太子殿下……这计策倒是周全。
简直是胆大包天。宣和帝虽是在骂,但是脸上笑意不减。
也是殿下和长公主姐弟情深。李德忠知道宣和帝爱听什么,陛下教导有方才是。
宣和帝摇摇头,多亏朕派了暗卫,这孩子啊……
郑国之事,太子殿下处理的极其妥善。李德忠恭声说道,只是毕竟年岁尚小,贪玩了些。
宣和帝点点头,朕像太子那么大的时候,也是喜欢出去玩的,走走也好……想了想,又问道,魏国公家那小子和鲁国公家的,可都打听清楚了?
辅国公长子的嫡次子魏淳安,虽没出仕,倒是个温文尔雅爱好书画的,听说极有才华。李德忠知道这是宣和帝要为长公主选驸马呢,当初十几个人选,最终就定下来这两个,就看这两个小子这段时日的表现了,鲁国公的三子,杜彦长得极其俊秀,擅作诗行文,在京城的文人圈也有几分名声。
没一点缺点?这两个人是宣和帝千挑万选出来的,自然不会太差。
李德忠开口道,鲁国公的夫人正是钱家嫡出的姑娘,而淑妃娘娘的嫡姐正是钱大人的妻子。
这些宣和帝也知道,就点了下头示意李德忠接着说。
奴才听说,那杜彦很得钱夫人的喜爱,也很听钱夫人的话。这才是李德忠要说的重点。
宣和帝果然皱了眉头,对杜彦少了几分喜欢,这杜彦长得好,文采也不差……那魏淳安呢?
魏淳安有一青梅竹马的表妹……李德忠开口道,只是那表妹自幼身子不好,又父母双亡借住在辅国公府,所以辅国公和其夫人都不同意他们两人的亲事。
太后的病怎么样了?宣和帝忽然问道。
太医说已经大好。
摆驾慈宁宫。宣和帝起身说道。
是。
李德忠已经猜出宣和帝的意思,怕是要以太后的名义,叫这两个人进宫相看一番,从这些也可以看出宣和帝对长公主的重视。
这只是小事,宣和帝亲自来说了,皇太后自然满口应下,不如多请几家,再请几家姑娘,成轩和成德年纪也不小了。
宣和帝一想,这样也可以让别人看不出自己的目的,就点头应许了。
成轩是容嫔的儿子,不如叫了容嫔来?皇太后满脸慈爱,还有淑妃。
母后看着办就是了。宣和帝毫不在意。
静妃也出了月子,借机走动一番也好。皇太后微微垂眸,摸了摸玉镯,只是林贵妃怕是……这种事就不打扰她了,宁妃和德妃管理后宫事物辛苦了,也不用这些小事烦她们了。
母后做主便是。宣和帝已经看出皇太后的意思,借机不仅捧出了静妃,还对容嫔和淑妃示好,顺便打压了其她人。
只是这些宣和帝并不在意,又与皇太后说了一会话,也没留下用饭就离开了。
等宣和帝走了,皇太后脸上露出几许疲惫,四公主怎么样了?
回太后的话,四公主昨日又咳了,今日喝了些药,好多了。
那些人是怎么伺候的。皇太后皱眉怒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