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82(1/2)
是华贵,腰间系着一条滚着黑边的金色织锦腰带,纤腰盈盈一握,硬是看不出她才生过孩子,三千青丝用几支紫玉樱纹簪层层挽起,额前垂着一枚小小的红色宝石,点缀的恰到好处,一向素白的脸上今日也涂抹一些淡淡的粉彩添得更加光彩照人,只是倒也不抚媚,只衬托出一种宁静的美。
众位夫人见她一来,首先便去了一些恶感,因为杨初雪是小妾上位,在那些夫人心里,哪怕因为家中大人的面子而来,心中还是难免有曾膈应,见着她娴静端庄并不妖媚,这才微微舒坦了一些。
杨初雪对她们的心态自是明了,当下便选了她认识的镇安侯大少夫人说话,接着便由大少夫人介绍,跟诸位女眷也熟悉起来,杨初雪投其所好,女人嘛,喜欢的无非是一些衣裳、珠宝、美容、首饰、孩子之类的话题,当即便拿出当年对待客户的架势,不一会儿,场面就热络起来。
长公主来时,她们已经相谈甚欢了,心中满意的点了点头,越发觉得她的决定正确,她相信,杨初雪一定能把云儿的内务处理得很好。
且不说她们这边怎么热闹,却说远在万安县的杨老爷,当初知道女儿有身孕时,心里那是一个高兴啊,他就知道三女是个有出息的。
老夫人心中不乐意,宛如生了儿子,都不见老大道喜,初雪还不是一个妾,这孩子还没生出来呢,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你得意个什么劲儿。
杨二爷更是说着风凉话,让他记得千万要让三侄女小心一点,听说辅国公府三房里刚流了两个孩子,其中莫不是有侄女吧。
杨老爷气得直发抖,只是由于地段遥远,他还真不知京里的情况,听杨二爷那样一说,心里虽然生气,但难免也担忧起来,不过幸好没过多久就传来消息,说是女儿身子安好,他和香姨娘这才放下了心。
只是也不在杨二爷面前得瑟,忍着气心想,等三女儿把孩子生出来,看他还敢不敢在自己面前胡言乱语。
杨二爷见杨老爷服软,心里那是一个得意啊,成日把杨宛如挂嘴边,并且还语重心长的说:大哥,不是弟弟说你,当初听了我的多好,三侄女现在怕也是正妻了,正经的官家夫人,何必在国公府遭那份罪呢!
杨老爷懒得理他,只专心打理儿子上京的一切事物,直到孩子们考中举人,他才狠狠吐了一口恶气。
今年初的时候,杨二爷还在嘲笑,说是三公子和辅国公府分了家,杨老爷白忙活一场,什么光也沾不上,三公子虽是公主的儿子,但他与大公子脱离的辅国公府,一个纨绔,一个病痨能有什么出息。
杨老爷气得一个倒仰,还不待他缓过气来,天上一个馅饼掉下来,只差点没把他砸晕。
杨初雪在知道准备扶正的时候,就跟长公主讨了两个宫里的嬷嬷,原想等仪式完了之后,便给家里去信,谁知又赶上了生产,然后她就干脆把信,和人,还有捎回家的东西,全部打包派人运了回去。
由于她在月子当中,一切就由燕清云代办了,燕清云一心想给杨初雪长脸,车队声势那是浩大的,光侍卫就派了一百多人,礼物他更是又添了三车,杨老爷当时就吓了一跳,看见宫里的嬷嬷,浑身的毛孔都紧缩起来,只差点没有腿软,他心里紧张啊,在平民老百姓的眼中,只要跟宫里沾上边儿,那可就是了不得的事情。
知道三女不仅扶了正,还生了儿子,杨老爷当即便很大方的招待侍卫,然后又从库房里,好东西找好东西搜,让他们离开的时候带回去,并且还加了一叠厚厚的银票。
杨初雪这次可谓是大丰收了一把,再说杨二爷,他却是再也不敢说风凉话,只要他嘴边常乐侯府一出来,宫里的嬷嬷便不屑的蹙着眉,斥责道:侯门内宅之事,又岂容他人言道,没规矩。
杨二爷顿时不出声了,杨老爷心中乐呵,对嬷嬷更是言听计从,礼仪那是学的认真的,保管下次相见,连他儿子都认不出来。
香姨娘也扬眉吐气了一把,生了一个好女儿,还有两个好儿子,儿子不仅拜了帝师,女儿更是当上了公主的儿媳妇,她曾在豪门内宅当过丫鬟,深知规矩礼仪的重要性,当即便很认真的学了起来,她不怕自己丢脸,但她怕会让孩子没面子。
杨老爷一家欢乐了,杨二爷一家蔫儿了气,老夫人原还拿初雪跟宛如相提并论,只叹初雪好运气,可怜她那宛如命苦啊......
宫里的嬷嬷一听,当即便训诫起来,责备老夫人不知规矩,若不是身为长辈,长公主定要治她个不敬之罪,区区一个小妾,又怎能拿来跟皇家公主的媳妇相提并论,简直是放肆,并且还拿了几本女戒让她好生看看,否则丢了公主的人,哼!
恐吓之词未尽,老夫人却已吓的再也不敢多言,她一个妇道人家,只知那是宫里来的嬷嬷,是公主身边的人,与她来说,那就好比天边的浮云,那话不管是真是假,她听着都比珍珠还真,吓破了胆子之后,当即也不敢吱声了,规规矩矩当起泥菩萨来。
杨老爷风光无限,原还想大肆宴客摆显一番,被宫里的嬷嬷教训了一通,便也学会了低调做人,反正他现在底气足着呢,宅子里的金银器具,也全部换了一遍,摆上各种精致的盆景,或是瓷器、玉器、名家书画等物品,杨府来了个大变样,杨荀盛兄弟俩若是回来,说不定还会以为走错了门。
殊不知,那还是杨初雪教导有方,提前就给宫里的嬷嬷打了预防针,并暗示性的说了几个解决办法,要不然,老夫人往那一摆,还当真是件难为人的事情。
满月宴过后,长公主便回了公主府,毕竟,总住在儿子府中,也不是那么回事儿,虽然儿子赡养母亲天经地义,但谁让她是皇家公主呢,并且她的长子尤在,却住在次子家里,传出去对长子的名声不好,只叮嘱杨初雪一定要多带小梓墨去公主府,忍着心中的不舍,便让人摆驾回府。
杨初雪自生产后第一次看见弟弟,先前宾客太多不好说话,这会儿得了闲,杨荀盛便噼噼啪啪说起了近日的事情,并且话里话外还把燕清云骂了一通,要不是他惹的祸,又怎会害得姐姐早产。
杨初雪心中一暖,忍不住有些失笑,看弟弟这模样,很有些要为她撑腰的架势,果然娘家有人就是好!
接着,兄弟两又说了字典编写的进度,预计这个月底可以完成,只是文太傅要求他拿去相关部门翻印。
杨初雪沉思了片刻,摇了摇头,流云居士向来都跟靖安侯府要好,她并不打算放弃这段关系,并且文太傅此次已经得了好处,虽说是弟弟们的老师,但彼此的利益关系并没有靖安侯府来的紧密,为了一个尚不可知的盟友,放弃在同一条战线的战友很不划算。
只是,倘若直接婉拒的话,将来自己是流云居士曝光,文太傅心中肯定会有隔阂,那可就不是她所愿了,想了想,心中一动,说:“你们让文太傅找靖安侯商议,流云居士的事,向来交给他打理。”无论商议结果如何,都不关她的事了,并且,她相信这两人对此答案都会满意,由得两只狐狸扯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