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52(3/3)
第二卷:月射寒江破局李晏在康家过得极为舒适,外公与舅舅皆疼他,舅母与表妹对他也极为和善,康府下人待他如上宾,若是没有避开战事的问题,那确实很舒适。
李晏自然记得自己来此的目的,不动声色地观察威远军动向的同时也一直找机会商量战事问题。
不过几日,李晏便知如今的威远军早已不是十年前的威远军了。营中足有二十万士兵,若无战事,除去日常操练,士兵们皆下地干农活,开垦荒地,自给自足。人多力量大,百姓们也愿意从军,倒使得幽州逐渐富硕起来。
李晏心里明白,虽然拨给威远军的军饷逐年增多,但也绝对养不活二十万人,而幽州素来太平,因此朝廷也忽略了威远军,若不是南方dòng • luàn使得朝廷派人彻查,朝廷还不知威远军已经扩张到如此地步,那封地就在幽州境内的东郡王在幽州的威望还不如威远军。
李晏虽说是主帅的外甥,却是朝廷的人,因此军中事务皆对他有所避讳,他心中了然,便也不再去营中走动,平日里闲来无事便上街或到乡间走走,有时也应舅母童氏之请为表妹康疏疏讲学,或是与外祖父康震探讨兵法。如此十多日,李晏知晓康家并未生反心,但威远军乃至幽州的许多百姓都对朝廷有不满之意,然问及其因却又都三缄其口,令李晏百思不得其解。
已经十二月了,李晏知道此时燕王正在琉州伺机而动,也知以无双的性子必定留了后招,南方的dòng • luàn必须在年底结束,朝廷一定会有所动作。他既不愿朝廷陷于危难之中,也不愿康家在朝廷动作之后再动使得朝廷起疑心,便想解开其中的结。今日不用为表妹讲学,康桥又去了营中,李晏便来到康震园子里。
康震正在练字。康震虽然是一介武夫,于诗词歌赋上没什么造诣,却练得一手好字,笔锋苍劲有力,当真是字如其人。
李晏不敢扰他,只静坐观字。待康震一幅字写罢,还未等李晏开口,他就笑道:“老夫知道你为何来幽州,康桥也知道。朝廷终于坐不住了么?”
只一句话,堵住了李晏腹中万语。李晏忽然想起李太师在他临行前说的一句话:“不要小看武夫!”李晏心中苦笑,只得正色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好一句‘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我威远军未食朝廷俸禄,自然不用为朝廷分忧了!”康震声如洪钟,震得李晏心中一颤。
见他神色肃穆,不用猜想,李晏便知他所言绝无虚假。
“户部拨给威远军的军饷逐年增多,这在户部都有纪录可查,不可能作假!”
“那又如何?”康震冷哼一声,“层层克扣,到达威远军手中的又只剩几成?”
“既如此,外公为何不上禀朝廷?”李晏不解。
“童威远在世时便曾多次上报朝廷,可朝廷毫无反应!”提到这个,早已不问军中之事的康震还是气愤非常。
“晏儿并未听过此事。”
康震冷笑:“折子根本就到不了皇上手中。”
“晏儿不懂,外公为何不修书给爷爷?”
折子好拦,可若是书信,这幽州并未封了关卡,必然送得到京城。李太师收到信,必定不会置之不理。
康震叹了一口气,道:“太师在朝中不易,朝廷本就忌惮他,事关军中大事,又涉及众多权臣,他也不好插手。二十多年前,朝廷可不是如今的朝廷!”
是啊,二十多年前,皇上还没有如今的势力,宁家权倾天下。
其实军饷克扣历朝历代皆有,李太师心中也是有数的,但却未料到未如此严重。
若是如此,可派人上京禀报,到那时皇上不得不重视,舞弊的官员也会有所收敛。
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