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0(1/2)
眼,冷冷道:“路是他自己选的,既然选了,本宫便容不得他退!”
原来如此!怕八皇子因孩子心性今日喜欢了武功明日又失了兴趣,直接给他断了后路,而林池因有了师父之衔便可不顾身份与颜面,对他严加管教!江陵想明,也颇为赞同此法,至少他以后教导八皇子的时间少了。
即便心里高兴,江陵仍有些不怀好意道:“公主不怕他硬了翅膀反扑么?若他大了些明白生母之事,恐怕会生异心啊!”应贵嫔之死决不是因为害萱嫔小产那么简单,他能猜出些,想必公主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
无双看向他,冷声道:“本宫决不允许!”
江陵闻言,并未像往常一般再作挑衅,却露出笑意,心道:那就拭目以待吧,我的公主!
“陛下,臣有事要奏!”吏部侍郎丁云中禀道。
“何事?”
“世人皆道我大燕最重教化,才人无数,华国王上慕我大燕文化甚至将嫡王子送至我国读书,足显大燕教化之盛名。可是臣却发现,富贵世家可聘请多位夫子教授子弟,而贫困人家却读不起私塾,经臣查访,发现百姓之中不识字的竟占多数,可见富贵人家少而贫困百姓多。臣以为,贫民亦是我大燕百姓,有权学习我大燕文化,却因银钱甚少而不能,朝廷应兴建私塾,鼓励贫民读书识字。如今我大燕正值太平盛世,更应大力推广教化,臣以为,朝廷应重开科举以提gāo • guān员才学及鼓励百姓读书!”丁侍郎朗声说道,却给平静的早朝扔了一块大石头,惊起千层浪。
“丁大人所言甚是!因我朝任命官员实行‘举荐制’,多为贵族入仕,平民少有人能为官,故有些普通人家即便有钱也不送孩子读书,只道识几个字便可,学门手艺比读书实在。同为我大燕子民,此等选拔制度实在对大多百姓不公,臣恳请皇上重开科举!”
“陛下,‘举荐制’确有不少弊端,仅凭举荐人之言不足以断定被举荐人之才华人品,贺原柏一事便是铁证!臣恳请陛下重开科举,延先帝时之文风!”
“简直是胡言!科举之制不设身份之限,岂不是连流氓地痞也能入朝为官?”
“科举选□的必是饱读诗书之人,岂会是那等无识之人!”
“饱读诗书又如何?难道便能说明此人品格高尚?”
“无论如何,科举总是一关,举荐之制却不设考查之关,连被举荐之人的学识也无法考证!”
“正是如此!许多世家子弟整日无所事事,欺压平民,流连烟花之地,却因家世甚好也能入朝为官,实在荒唐!先帝开科举之后,这种风气大为好转!”
“科举又如何干净了?先帝时便曾出现几起考场舞弊案,科举便是助长此风!”
……
大燕国建国之初多世家,选拔官员采用“举荐制”,后世家没落演化为多贵族,于是“举荐制”便沿用下来。武帝时期多征战,导致生灵涂炭,睿帝只得休养生息,推广教化。时武将手握重兵,睿帝忌讳,便大力崇文。为笼络民心,睿帝陛下力排众议推行科举,着实选拔了不少人才,便有了寒族,如今奏请皇帝重开科举的丁云中等人便是寒族之后。
寒族乃科举选拔,大多没有背景,于是为睿帝所用,在朝中也不投靠党派,更不喜贵族子弟之妄行,时常打击贵族,于睿帝自然大有益处,却损害了贵族的利益。贵族终于意识到危机,联合起来打压寒族。后出现多起考场舞弊案,更给了贵族可趁之机,到睿帝末年,科举已名存实亡。
燕北继位之后,虽曾有大臣提及重开科举,但遭至贵族大力反对,逐渐便无人提起。但燕北却有意提拔寒族子弟,寒族从出现在至今从未被上层贵族接纳,那些寒族子弟自小便受贵族子弟欺压,自然反感贵族,入朝为官之后便逐渐形成“清流”一派,皆颇为正直。因察觉“举荐制”种种弊处,“清流”一派一直致力于重开科举之事,如今想是觉得时机成熟,终于上谏。
“李太师觉得如何?”燕北突然问道。
“老臣不曾参与科举,并不了解其内部运作,不敢妄言!”李太师惭愧道。
老狐狸!还是不愿表态!燕北心中骂道,面上却无波动,道:“宁王有何见解?”
宁王低首,沉声道:“依臣之见,‘举荐制’与科举皆各有利弊,不可妄定,须仔细议过再说!”
宁王此言却是有些意外,宁家不仅是贵族,已是世家之势,该极力反对损害其利益的科举制度才是,而方才所言却有中立之势,有些令人费解。
燕北点点头,看向云折柳道:“云大学士可有建议?”
云折柳面色平静,淡声道:“宁王所言甚是,须仔细研议!”
“嗯。”燕北颔首,道:“再议!”
此后,朝中多次议起此事,却毫无结果。
“王爷可是在想,如今皇上戒备宁家,使得宁家不好安排人入朝,若开了科举便可让自己的人考科举,一来掩人耳目,二来既是靠自己考上的,即便皇上知道了也无可奈何,总比现在插不进人要好。”连丽尘低声说道。
“知我者丽尘也。”宁承远难得笑道。
“王爷可是要继续保持中立?”连丽尘问道。
宁王点点头,忽问:“丽尘,依你看,科举能否推行?”
“皇上想必是想促成此事的,不然也不会任‘清流’这些人闹腾,只是‘清流’根基尚浅,那些老顽固怕不肯轻易松口,时机还未到啊。”连丽尘正色道。
“本王也作如此想,适当之时本王可推一把,也算卖个面子给皇上!”宁王说着想起什么,皱眉道:“萱贵嫔那里如何了?”
“贵嫔娘娘还未能出寝宫,百遍《大燕律制》还未抄完。”连丽尘低首回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