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23(4/4)
传令兵端来吃的,也不过是些高梁米粥,玉米面窝头,一碟淹黄瓜,于是场景又交换了,加洛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得忍受着北义唠叨的折磨。
被饿过的加洛,见着吃的就什么都不管了,吃到八成饱才能用脑思考问题。
加洛刚吃完,唐加浩就风尘仆仆却满脸兴奋地回来了,虽没捉到宋边,但这一次的获胜比他守住了天关还高兴,这泗阳打下来,那意味着什么,很多人都清楚,唐加浩舀了凉水,抓起一个玉米面窝头一边往嘴里塞一边问:“北义呢,你怎么一个人吃,也不叫北义吃?”
“我一饿就给忘了!”
加洛忙叫北义,屋前屋后地叫了半天也没见着人,心里就奇怪了,后忽想到北义说那军防图他画了十天,会不会付出了什么代价。军防图一定会放得比较机密,一般的人看不到,疑心病极重的宋边放得一定更保密,但对于会画画的人来说军防图并不难画,施南德、唐加浩都会雕刻,唐加浩还会拓片,北义会画个画也就不出奇了,但北义却要画十天,有可能是一次只能看一点或记一点然后再凭记忆来画,想着,加洛摇摇头,眼圈红了。
宋边撤时,居然放火烧了粮仓和冬衣军被库,加洛听见封海进来禀报后,唐加浩把玉米面窝头一扔大叫了起来:“宋边,你个王八糕子,我唐加浩逮住你非剥了你的皮不可!”
加洛诧异地看着她这如谦谦君子的亲哥,现在是脸没洗,胡子都扎手了,快象庙里供的张飞一样,然后还出口成脏。
泗阳拿下来,也到了十月下旬了,再打通泗阳到十方城的通路已进入了十一月,程安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筹集了五万件冬衣,二十万石粮草,运进了泗阳,但加洛听唐加浩讲的意思,何慕枫的正规军就有近四十万人,还有非正规的编制,也有十多万,冬衣是明显不够的,粮草省着点最多可以维持一个月,最惨的是战马没有草料,原来何慕枫称帝前,北回打圣安那次基本用光了十方城的存粮存物,后来一心都在燕国的治理上,十方城也让他留来做纪念了,少了经营,现在一下拿不出更多的东西,不管是粮食还是棉麻都得有个生长过程,大家都是明白的。
何慕枫看着加洛骑着自己的马走了,转身回到大行营,苏宁走了进来了,何慕枫接过苏宁递过来的密报。
何慕枫坐下来打开那封密信,看完上面绢秀的字迹有些纳闷:原来施南德入狱除了唐加浩那封告密信,还另有原因,刘典被软禁后,施南德受重用管的正是户部,就在他任上却发现丢失了一大批军粮、兵器、军衣、军被,这让何允柯大为震怒,立刻封锁了所有的旱路、水路,但那批东西就象蒸发了一般,无影无踪了,成了天朔一年年未的一件奇事,何允柯首先怀疑的就是施南德贪墨了。
何慕枫搁下那封密信,虽他不认识施南德这个人,但以近来知道的几桩事,认为施南德才被何允柯委了重任,不应该这么急切地就去做贪墨之类的事,不过光凭一封密信,也看不出更多,何慕枫只能放到一边。
刘典认为自己拖着一条残腿去狼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走不到雄阳就会让何允柯追回来,所以他选择返回圣安,一是躲避何允柯的追捕;二是放心不下长仪。
刘典还认为何慕枫安排的事他该做的都做完了,打仗那事也轮不到自己,呆气又上来了,最想打听的是长仪的下落,又不知托谁打听才好,暂且也没听到宫里的任何变动,但施南德却发布了许多安邦利民的暂行条例,对于施南德,他觉得这人真的还是不容小视的,考虑问题比较长远,只是功利心害了他,后来也不去管那些纷纷挠挠,听人说长仪公主府一直在,不知长仪是不是被何允柯软禁了,猜猜算算到人都有点神经兮兮的了。
刘典回到圣安一直就躲在叶家过着下人一样的生活,首先公主把自己送过了茂河,估计何允柯很快就会知晓;其次这叶家是现在朝里新贵族曾家的亲戚,一般不会有人怀疑;再则朝里也没几个人知道他纳的妾是哪家的,而且十有十成的人都认为那是一场玩笑,没人真把这当成了一件事,而叶家又不知道他是朝里的重官;唯与叶正康有些联系的就是施南德,施南德已经是高升为户部侍郎,自会努力接交权贵,不会再与叶正康这种下九流的人经常往来。
刘典思来想去,认为这叶府反是最安全的。
叶府确实如刘典所想非常安全,真的没有任何人想到他躲在这里,刘典是个有头脑的能臣,但却是个典型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人,在叶家做任何事都四不象,所以叶家从上至下对他都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