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6(3/3)
葛村这个在中国地图上毫不起眼的西南小山村,跃入了卓枫的眼帘。卓枫那时候正想辞去手头的工作,就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做了工作交接,在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后,一路南下,从贵阳到白家古镇,最后到了葛村。
一路上,卓枫不时地拿出了哥哥留个她的唯一的一张全家福,那是小鲜满周岁时拍下的。照片上的小鲜还是个额头毛发稀疏有着三层小下巴的“小胖子”。
从六岁离开北京到十岁,中间的四年,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女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卓枫怕看到一个拖着青鼻涕,花猫脸的粗莽山里娃,她也怕小鲜不肯跟她离开葛村。
是的,带着小鲜离开葛村,无论诸时军那老狐狸使什么手段,卓枫都会带走小鲜,毕竟诸时军是个有罪在身的人,小鲜跟着这样一个品行败坏的人是不行的。
“这里就是诸家,请问你找哪位?”小鲜话一说完,那个戴着登山帽的女人咬了咬嘴唇,卓枫一紧张,就会犯这个毛病。
“我找诸小鲜。”卓枫的眼神掠过了小鲜,直看向了敞开着门的瓦房里。
2小团圆
卓枫不会想到眼前这位近一米五高的少女模样的女孩就是鲜。正如小鲜也绝不会想到一个随便走到家门口,问路的外乡人会对她将来的人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小鲜奔行了四年的人生溪流在这一刻分出了一条岔道来。
“你找诸小鲜有什么事吗?”小鲜抢在了就要回答的冶子面前,反问着。
“我.¨你是葛村的村民吧,那麻烦你帮我找一下诸小鲜,告诉她,她的姑姑卓枫来找她了,”卓枫不知觉就说出了她心里埋藏了四年的一句话。小鲜,姑姑来找你了,很对不起,我用了四年时间才找到你。
卓枫发现两人中的那名少年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他将目光调向了身旁的少女。风一吹过,女孩子手上的手镯发出了清脆的铃铛声。
夹杂着铃铛的声音,少女的回答听着不是很清楚,可是卓枫还是努力听清了她说的那六个字:“我就是诸小鲜。”
午后的太阳是最毒人的,晒在手臂上,只消一个小时,就能让人脱了层皮,村长金大福踢开了一堆堆在了田埂上的冬蛇越冬蜕下来的皮,再看看地里正在忙碌着的诸时军。
自从葛村正式成为省一级的产量重点村后,村里的粮稻工作就被划分成了好几块。村长负责动员全村人种粮产粮打粮,支书三狗子负责对外销售,他以前跑过运输,认识全国各地跑的司机兄弟·没花多少气力,就能打听到全国的农粮价格。这几年国家政策放开了,村里产的粮越来越多,一部分卖给了酒厂,另一部分被包装成了高档米卖到了全国各地。
米的销路好了需求大了,就得提高单位的亩产量,这些话全都是诸时军说的。村里就开垦了一些荒地,山后的三十几亩地就是新开垦出来的。
包干这些地的是刚从村外回来的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听说村里水稻卖得好·种地还有村里定得最低粮食价,葛村的很多年轻人就回家种田人。这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