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11(3/4)
魏傕见到父亲,却似无所芥蒂,像分别多年的旧友那样热情相叙。他告诉父亲,天子将定都雍州,正召集旧臣,希望父亲归朝。
父亲思索再三,答应了。
再见到魏郯的时候,正是在雍州。
他骑马,领着军士从大街上奔过,许多人说,那是大公子。我立在街边,远远地望着他,那身形比几年前长开了许多,已经不是那个还带着几分稚气的羽林郎了。
乱世之中,人人难以自保,我家亦不例外。两年里,家中的田地荒芜,资财散尽,父亲把仆婢几乎都遣尽了。来到雍都之后,父亲仍是少府,可跟从前在长安的日子比起来,可谓泥云。朝廷新定,俸米少得可怜。眼见年关将近,家中然酒肉也难备。
一日夜里,我从母亲的房里出来,忽然听到一阵马蹄声。它戛然而止,似乎就停在了我家门前。
我心中一动,连忙去看,却见家人已经开了门。门外,一人立着,从人正将两三只竹筐搬进来。
那个身影,即便夜里我也不会认错。
“孟靖。”我惊讶非常,走上前去。
魏郯看着我,微微颔首。
“年节将至,父亲命我来送些节礼。”他说。
我看看那些竹筐,谢过,让家人搬进去。
“告辞。”魏郯道,转身便要走。
我连忙叫住他:“孟靖!”
他回头。
我望着他,只觉有许多话,却说不出口。
“你还好么?”我轻声问。
魏郯沉默了一下。
“好。”他低低道,说罢,朝坐骑走去。
我立在门边上,望着那身影消失在夜色和雪地之间,久久没有离开。
魏郯似乎知道我家境况不佳,此后,每隔些日子,他都会送些物什来。有时是米粮,有时是肉,有时是衣料,都是日常里用得着的。
母亲感叹说,魏傕到底是重义之人。
可我并不这么想。我觉得这都是魏郯自己送来的。
他为何这么做?
我想着那个身影,想着从前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日子,只觉两年来的阴霾一扫而空,连呼吸都变得快活起来。
天气转暖,战事又变得频繁,魏郯离开雍都出征去了。
我每日要到庙宫离去,不为别的,只祈祷他平安。三个月后,他随着魏傕回来,我听闻,洛阳已经收复了。
正当我为了能见到他而欢欣鼓舞,父亲却从朝中带回了一个消息。
“奉常奏请天子立后,天子下令在百官之女中遴选,丞相属意于你。”他微笑着对我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