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1/2)
出入潼关必经之要道,山路崎岖,怪石林立,于此设伏袭击可得地势之利。
韩城经五丈原到这里比经长安城到这里要快半日路程,而敌人为了诱使那颉啜一路尾追,就不可能直奔潼关而来,肯定要绕些弯子。
顾师言认定自己已赶在了敌人之前,但敌人是否会在这里设伏那就料不准了,潼关四周峰峦如聚,险要之处甚多,随处可以设伏。然而不管敌人于何处设伏,顾师言守在松果山总能立于不败之地,起码能让那颉啜免遭暗算。
这日天气晴好,阳光照射,积雪晶莹,山间雪景宛若仙境。顾师言按辔徐行,察看地形。见半山腰有一佛寺,依峰临壑,占尽形胜。
顾师言跳下马,命阿罗陀在此守候,他独自寻路探访那佛寺。登山石级并无积雪,想必是寺僧清扫过的,以方便香客往还。
空山寂寂,不时有大山雀的鸣叫,顾师言的心沉静下来,乌介山萝清丽绝俗的面容蓦然在心底浮现,她现在怎么样了?逸隐啜既然要将她献给吐蕃论恐热,那么她应该不会受到伤害。这样一想,顾师言忽然觉得满腹柔情,那个只是微笑不说话的异族少女令他一见难忘,顾师言发誓一定要把她找回来。
寺院名为佛崖寺,四周苍松翠柏,古木参天,顾师言步入大殿,正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塑像,香案上焚香正爇,却未见执事僧人的影子,当下跪倒在菩萨座下参拜,祈请菩萨保佑山萝周全。
忽听得后殿有女子的笑声,宛然是山萝的声音。
顾师言又惊又喜,莫非菩萨显灵了,山萝真的在这里!急步赶到后殿,后殿空荡荡并无一人,只有瞠目竖眉的韦陀尊者的塑像手执降魔杵立在那里。
“难道是自己听错了?”顾师言在后殿转了个圈,见西侧有扇角门,当即推门而出,却是好大的一个园子,约有十余亩宽广,遍植梅树,有数百株之多,此时万朵红梅竟放,与皑皑积雪相映如画。
顾师言心中一动,那日山萝被掳也是在一株梅树下,不禁大叫道:“山萝,山萝,你在这里吗?”
惊起一只云雀飞窜而起,箭一样直冲云霄,这时隐约又听到年轻女子的笑声,真的是山萝的声音,不会错。
顾师言冲进梅林,大叫“山萝,山萝”,见左边数丈外有一白衣女子的背影一闪而过,隐在一株大梅树后。
顾师言深一脚浅一脚踩着积雪奔将过去,见那株梅树后露出白衣一角,便道:“山萝,我知道是你,为什么不想见我?”慢慢转到梅树那侧,正与那白衣女子打了个照面,顾师言吃了一惊。
这白衣女郎不是山萝,年龄与山萝相仿佛,神态比之山萝略显稚气,肌肤胜雪,眉目如画,清艳难言,一双大眼睛因受惊而露娇怯之色。
顾师言忙不迭地后退,连称“对不住对不住。”
猛然听到身后有一声音道:“檀越别踩了老衲的脚。”
真把顾师言吓了一跳,回过身来,一张老和尚的脸鼻息可闻。
老僧很老了,没有九十也有八十,腿脚却还硬朗,雪地里走过来竟不用扶杖。
老僧慈眉善目,合什道:“阿弥陀佛,檀越是在寻找什么人吗?”
顾师言合什还礼道:“打扰大师了,在下寻找一位回鹘公主,未想错认了人,令这位姑娘受惊了。”
老僧微笑道:“好说好说。”
这时白衣女郎对老僧说了一句什么,老僧应了一句,那白衣女郎明眸一闪,转身离去,消失在梅林深处。
顾师言听不懂二人说的话,正欲询问,忽听山下传来尖利的筚篥声,这是阿罗陀在示警,顾师言忙辞别老僧道:“大师,在下告辞了。”
那老僧却不疾不徐地道:“檀越且慢,老衲看檀越骨格清奇,非是俗物,今日有缘,不妨先去禅堂小坐如何?”
顾师言道:“在下朋友有难,不能逗留,改日定当拜访大师。”
老僧笑道:“檀越在菩萨面前许愿甚是恭敬,菩萨有大法力,定能助檀越心愿得成。”
顾师言心里暗暗吃惊,刚刚自己在大殿上明明没有看到人!也不及多想,谢过老僧,匆匆出寺,奔下山来。
来到山下,却未看到阿罗陀,连两匹马都没了踪影,正惊疑间,一粒石子激射而至,溅落脚边,举目四望,见阿罗陀伏在前边一棵大榆树上,朝他招手。
顾师言奔将过去,攀上那棵榆树。阿罗陀不会说汉话,打手势示意刚刚有一个髡发胡人骑马往长安方向去了。
顾师言正要问阿罗陀把马藏到哪去了?远处忽然传来胡茄的悲鸣,胡茄声凄切悠远,仿佛一片愁云遮住午后的阳光,山谷顿时阴暗下来,但听马蹄声杂沓,有马队自潼关方向驰来。
蹄声渐近,顾师言透过枝叶见有三十余骑,马背上的骑手髡发结辫,俱是胡人装束,在距顾师言主仆二人藏身处数十丈之地纷纷下马,卸下马背所驮之物,为首者一声唿哨,那三十余匹马一齐掉转马头,眨眼消失在山道拐弯处。
顾师言心里暗暗赞叹胡人御马有术,又见那群胡人在山路两侧掩埋着什么,远远看去好像是大瓦罐,有数十个之多,隔三两步就埋一个,不知在搞什么鬼名堂。
顾师言扭头看阿罗陀,那昆仑奴黝黑的脸上目光炯炯,等待顾师言示下。
顾师言示意阿罗陀用石子打破一个瓦罐看看装的是什么物事?
那群胡人一路掩埋大瓦罐越走越近,距顾师言藏身之处已不过二十丈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