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1(1/2)
去还怎么嫁人?”
“姥姥……”舒小菲一脸黑线,“您现在考虑这个,是不是早了点儿?”
“早什么?”郭秀琴依旧唠叨着:“虽说现在结婚的都晚,但是总要有所准备。要不然等到了时候才发现没有男朋友,顺手抓一个就结了。那不是耽误一辈子?”
舒小菲冷汗:“姥姥,这事儿您和我妈商量吧,我就不跟着凑热闹了。”
老妈不说您怂恿我早恋才怪!舒小菲内心想着,狼狈地从西院逃了回来。结婚?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这都是一个很遥远的词语啊。
接下来的几天,在郑娟抗议无效、舒扬冷眼旁观的情况下。舒小菲的‘绿色菜蔬’行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原始资金不用舒小菲伤脑筋,在决定要开始之后,郭秀琴直接递给郑娟和舒林一万元的资金。
“这些是我给小菲的钱,先拿着。”郭秀琴语气轻描淡写。
“我们也攒了些钱,你的钱自己留着用。”郑娟死活不伸手。郭秀琴瞪了她几眼,转而将钱递给了旁边的小菲:“小菲,姥姥可是将棺材本儿都给你了。”
舒小菲猛然觉得压力剧增,原先还有些玩闹的神情完全不见。她咧了咧嘴,终于迟疑着接了过来:“姥姥,我一定给您赚个金棺材回来!”
舒林拍了舒小菲脑袋一下,语气有些恼怒:“怎么说话呢?”
“打孩子做什么?”郭秀琴看了舒林一眼,“我都活这么大了,有什么看不开的?”
舒林要忙着自己的事情,也顾不得看着舒小菲。而郑娟对经商这些道道弯弯天生就少根筋,让她帮忙还不如自己自力更生。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间,舒小菲跑来跑去地忙着准备工作。要不是舒扬还能帮着她些,舒小菲真的很怀疑,自己能不能坚持的下来。
先是找了村长,批了村后一大片田地。那片地因为有些靠山脚,所以东一块西一块的,一般人家都不爱要。于是舒小菲瞄准目标、轻而易举地就承包了下来,使用期限是50年。
舒小菲和舒扬从进入村长的家中,村长惊讶地目光就没有离开过两人。直到两人真的要交钱了,村长又给舒林打了电话,这才终于确定下来。
“50年是不是太长了?”走出村长家大门的时候,舒扬忍不住开口问道。
“不长。”舒小菲摇头,“钱会越来越不值钱,而土地会越来越值钱,这笔买卖很划算。”舒小菲没有告诉舒扬的是,将来那里会通一条省级公路,名字就叫做‘菜蔬专用公路’。
那个未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省长,印象中唯一的政绩,似乎也就是修了这么条公路。但是对农民们来说,已经是很感恩戴德的事情了。
“好吧。”舒扬耸耸肩不吭声了。小菲微笑,自家的老哥,好奇心实在很低。今天提醒下自己,已经是很难得的行为了。
“走吧,陪我买种子去。”舒小菲拿着手中的钱,叹气又叹气。说不得,还是要贷款啊!
前些日子小菲转了周围好几个村子,和一些有种菜经验的人都签订了协议。现在的农村,基本上还都是守着自己家的几亩地过日子,外出打工的风潮,还没有蔓延过来。
协议上清楚注明了,忙的时候大家可以请假忙自己的农活,不忙的时候就来自己这里帮着种菜看管着。虽然辛苦了些,但是可以拿两份钱,多好!因此这份协议大家签的是欢天喜地,舒小菲也暗自松了口气。
此时人员已经就绪,地方也找好。剩下的,就是买完种子开始运作了。舒小菲感觉自己都要瘫痪了。
她从来不知道,只是种菜就有这么累!每天都要去自己的挟农场’上转转,晚上则是临时抱佛脚,抱着一大堆种植的书猛啃。她没有什么奇异的空间,也没有什么王八之气。唯一的方法,就是用今天的汗水,换来明天收获的希望。
如此一个月下来,当天气越发寒冷的时候,舒小菲也指挥着众人将塑料大棚给搭了起来。虽然这几年利润已不像刚开始那么多,但是龙城这边还是比较少的。
等到一切都已上了正规的时候,郑娟看着舒小菲眼神里满满地都是心疼:“好好上你的学就是了,何苦遭这个罪?”
舒小菲龇牙,看了看旁边照样黑瘦的老哥,笑道:“小时候多吃些苦没什么的,总比长大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好吧。”
而就在舒小菲幻想着自己未来胡吃海塞的情景,村子里面则是渐渐有了些风言风语。某天天气晴朗,早晨起床做完了农活的村民们,三三两两的坐到了村子中心的宽阔场地上。
这里没有舒适的长椅,有的只是几块青石。这里也没有绿树鲜花,有的只是黄土地和一个小小的土坡。但是因为处于村子的正中心,平常村中的消息都是在此处交流的。因此颇有些时事中心和八卦起源地的架势。
“你们听说过吗?老舒家正种菜呢!”村民甲将烟丝满满地摁到了烟袋中,满足地吸了口,这才开口挑起了今日的话题。
说起这个,周围的人都变得有些嘈杂起来。
“我也听说了,不是我不说好话。他们包的那几亩地,是村中最不好的地方,那地方的土质也一般。老舒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在那里种菜能卖出几斤?”村民乙如此说着,口沫横飞。
“舒林那小子,小时候虽然种过地。但是自从到了工厂上班,都多少年没有摸过锄头了?这事儿啊,我看也悬!”村民丙是个厚道人,只是如此说了几句便不吭声了。
“他们家种菜就种菜吧,最气人的就是,雇的人还都不是咱们村的人!乡里乡亲的,不比外村的人要可靠的多?”有人愤愤说了起来,引来附和声一片。
舒小菲丝毫不知道,自己家已经成为了村里人议论的中心。不过以她的性子,知道了也只是一笑而过。雇佣村里人?七拐八拐地都是亲戚,这钱怎么给合适?再说了,要是工作不积极不认真的,自己也不好开口说啊。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