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1(2/3)
我犹豫再三,压低声音问了他一个疑惑很久的问题,一个关系到我的信心与未来行止的问题:“老爷子,您跟我交个底,故宫里的《清明上河图》,到底是真是假?”
刘一鸣注视着我,双眉平垂,沉声道:“去伪存真这个规矩,咱们五脉可从来没轻忽过。”
“我相信您。”我说。
刘一鸣呵呵一笑,话锋一转:“小许,你们许家是金石行当,书画鉴别你还差着火候。你那篇质疑《清明上河图》的文章,看似犀利,实则漏洞多多。”
“既然漏洞多多,你们干吗不站出来澄清呢?”我暗地嘟囔着,但没敢表露。刘一鸣显然看出我的心思,他白眉一扬,没有点破,而是继续说道:“你这一趟出去,少不得要与书画丹青打交道。若没点知识垫底,怕是扛不下来。唉,中华书画,博大精深,穷尽一生都探索不完。如今时间有限,我就把和《清明上河图》有关的知识拎出来,给你讲讲宣和年间和宋徽宗的一些掌故常识吧——临时抱佛脚,总比不抱好。”
于是在深夜的301住院部走廊里,刘一鸣坐在长椅上,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我知道这是个极其难得的机会,抚膝细心凝听。他从宋徽宗的瘦金体讲到四字绝押,从翰林画院体制讲到运笔风格。刘一鸣浸淫此道几十年,所学所知,讲得深入浅出,条理分明,听他授业实在是一种享受。
可惜这一堂课只上了一个小时,直到陪护和护士找过来,强行把刘老爷子送回病房,才算结束。我不敢让老爷子在外头待太久,深鞠一躬,才转身离去。
我走出大楼,发现方震就站在住院部门口,靠着廊柱,叼着一支烟。真不知道这家伙平时都是什么作息时间,无时不在,一天对他来说简直得有四十小时。他看到我走出来,神情略显意外:“我以为你会跳窗走。”
“……你知道我今晚要偷偷跑掉?”我一惊。
方震什么都没说,只是淡淡地吐出一个特别规范的烟圈。
我懒得质问他是怎么监控我的,把和刘老爷子的对谈一五一十讲给他听。他把烟头碾灭丢进垃圾桶,搓了搓手,说我马上去安排。我忍不住问他:“你就不确认一下我的话是真是假?”方震回答:“你骗不了我。”然后转身离去。
方震办事效率奇高。也就一个小时光景,他就开着一辆军用吉普来到301门前。我上了车,发现车后排放着一个旅行包,里面搁着两套换洗衣服、一套洗漱用具、木下小姐送我的傻瓜相机、一个笔记本和一个白色的信封,里面鼓鼓囊囊,装着不少钱。外兜里居然还放着一瓶牛奶和密封包的面包——这应该是我的夜宵或早餐,这家伙未免太细心了。
方震又递给我一本蓝皮的证件,封面写着公安部八局几个烫金楷体字,里面贴着我的照片,还夹着一张机票。
“三小时后南苑机场有一班军航直飞南京。这是你的临时工作证件,可以免费乘坐军航与铁路。别弄丢了,要收回的。”他叮嘱道。
我把证件揣起来,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方震手把方向盘,目不斜视,也不跟我说话。南苑军用机场在北京南边,算是郊区。南城平时白天就没多少车,到了晚上,道路更加通畅。吉普飞驰,不多时便到了。
南苑机场的候机楼很小,方头方脑的二层小楼在夜色里十分不起眼。旁边就是跑道,上头停着几架黑乎乎的庞然大物,都黑着灯。整个机场好似睡着了一般。方震把车径直开到候机楼前的大门,我拎起旅行包下了车。方震把脑袋从车窗探出来:“里面有人等着你。”
我心里纳闷,心想这大半夜的,谁会跑到南苑机场这么远。而且刘老爷子叮嘱过要保密,方震怎么还敢告诉别人?不过我也没多问,问方震等于白问。
“路上小心。”方震难得地关心了一句,大概他也明白我这次出行的难度。然后他把脑袋缩回去,吉普绝尘而去。
我提着行李,走进空无一人的候机楼。这里的候机大厅非常小,顶棚只点着两个照明灯,形成一小片照明区域,其他地方都是黑的。我看到一个人穿着唐装,坐在灯光下的一排塑料座椅中间,正襟危坐,如同钟楼上的那口大铜钟。
“黄老爷子?”
端坐在那里的居然是黄克武,五脉中黄字门的家主,烟烟的亲爷爷。这么晚了,他还是那一股虎虎生威的劲儿,只是眉眼间带着几丝疲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