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15(1/4)
立即补救,“我一发现是子归,直接就放走了。然后找了好些人来打听,却总也问不明白,我、我……”
稍加犹豫,就此住口。那些道听途说、流言蜚语,那些焦虑恐慌、嫉恨懊悔,在这个往昔融洽默契逐渐回归的氛围里,实在没有重提的必要。
子释等了一会儿,见他不往下分辩,才道:“再怎么问不明白,定远将军严臻,可是半年前刚和子周见过面的。”
“这个……他说了。”
“四月十八靖北王符生攻占峡北关,六月十四锦夏使者李免抵达——当真挑的好日子。难为你琢磨了近两个月,怪不得这一场好戏等着我。”头一句,子释好似说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话题;下一句,碎冰碴子薄刀片子漫天花雨般往下洒。
长生冷汗都惊出来了:“子释!不是这样!不是你想的这样!自从见到子归,我就慌了神,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直到看见那照会文书,才觉得来的是你……我、我当时昏头昏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啊……我不该那样吓你的,我……”
子释想:好一个昏头昏脑,完全算无遗策哪。从见面到现在,你哪句话哪个动作没有借机造势,硬把我绑到河中间?面前这个人,实在太过熟悉自己的软肋死穴,不必处心积虑,信手拈来,飞花摘叶,已经把李子释牢牢吃定。不由得想起当初他要离开,也是这般将自己弄得五迷三道,后知后觉,上了他的贼船恶当犹不自知。
或者,这番重逢虽然意外,但二人今日局面,早在五年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套,备好了饵,种下了引,埋下了根。
这样用心,叫你连怨恨的力气都使不出来。
一股无法控制的悲凉之意从心底泛上来,越发显得身后的怀抱格外温暖。沉默许久,才发现纵使如此温暖的怀抱,仍然无法驱散胸中凝结的这团寒气。
原来,也就只能到此为止。
原来,也就不过如是而已。
然而忍了几忍,终究忍不住出口追问:“如果——如果来的不是我,你预备怎么办?”
“我……”不过是个未成事实的假设,长生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思考,最后却只有一句:“不知道……”
心底深处似乎对这个假设充满了畏惧,抱紧他,“我不知道……我还没想好,你就来了……子释,幸亏你来了……”
子释心中无限酸楚。
如今看来,恰是西京请和之议,阴错阳差,歪打正着,造就了这场意料之外的重逢。进一步说,若非自己推测过了头,顺势上场一探虚实,何至于生挨这晴天霹雳平地惊雷?再退一步讲,此前他如有半分杂念,不肯及时收手,又谈什么出使求和?恐怕只余得两军对垒中遥望,成王败寇下相见,此生再无这般相亲相近彼此诉说的机会。
如此珍贵的……最后一个机会。
闲闲道:“如果……没有遇见子归,你本来怎么打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