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9(2/2)
吴王的武艺不差,可是对比长久征战训练出来的凌厉甚至狠绝的招式,萧峥则要更胜一筹,所以将吴王激得跳下马的一刻,他已经有了足够的胜算。
长枪被舞的呼呼作响,萧峥抬剑格挡住,欺身而上,紧贴着吴王出招,将他长枪的优势给磨灭殆尽。
吴王很快便发现了他的意图,长枪倒转,直接用棍身重重击在他背上,萧峥闷哼一声,微微退开一步,吴王逮住机会,手握枪头直刺他胸膛。
电光火石间避无可避,萧峥侧身避让,同时手中长剑送出,在自己肩头感到一阵尖锐的疼痛时,长剑没入了吴王腹间,厚重的铠甲也难挡这一击,剑尖直接穿背而出。
两人动作定格,彼此横眉冷目,依旧如起初时那样毫不退让。
激战的军队已经渐渐分出胜负,萧峥看着吴王的银甲下摆鲜血淋漓的模样和他愈见苍白的脸色,似叹似诉:“你输了……”
最后一个字音落下,他一手握住肩头枪头忍着剧痛用力拔|出,而后抽出长剑,带出一阵血雾。
吴王的身子猛地一晃,狠狠地瞪着他,终是不甘不愿的倒了下去。
萧峥剑尖指地,目光扫向金陵府城门,
但愿这是平生最后一战……
梁崇德二年,在百姓们眼中是个十分诡异的一年。
年初皇帝陛下与青海国女王轰轰烈烈的定了白头之盟,之后便出了大梁第一个总揽朝政的一品女大员文少傅。接着就是摄政王亲自挂帅平叛,然而却在期间匆忙赶回,从刽子手刀下救了莫名其妙被推上断头台的文少傅。
这之后朝廷罢黜首辅,偃旗息鼓。皇帝陛下深居宫内,文少傅亦深居简出。百姓们便将目光投向了江南战场。
同年冬,摄政王先后斩杀广陵、广阳、齐、魏四王,招安赵王,最后亲斩吴王于金陵城前,定下乾坤。
班师回朝之日正值北国大雪,街道人迹清冷,久未露面的文少傅独自登上城楼,自清早便远眺守望,一直到午时才看到那玄龙般的军队。
摄政王一马当先,远远望去,玄甲对映白雪,白马踩踏疾风,逆阳而来,呼啸沧桑。
文素静立城楼,轻轻微笑,终是等到了他的凯旋。
五八章
深冬某日的傍晚,一辆马车从摄政王府出发,由近百人的御林军押送,奔往平阳。
行至城门口,马车被拦下,片刻后有人自城楼上走下,停于马车边。
仿佛是种对峙,这般过了许久,车帘终于被车中人掀开,萧端白衣散发,施施然走下车来,看着面前的女子,似笑非笑,“可别说你是来送我的。”
“平阳王爷曾经也送别过我,如今回送,亦是应当。”
萧端微微一怔,想起她说的是马车中的那番诀别,勾了勾唇,“可能你不相信,但我那时说的的确是实话,此生也许只有你一人算是我的朋友了。”
“我相信。”文素勉强对他一笑,“离别之前,我也还是平阳王爷的朋友。”
她不是什么圣人,已经被利用到差点丧命的地步,对他绝对不可能再是过往的心境,然而如他曾经多次所言,毕竟相交一场,临别送行,算是做个了断吧。
“害你若此,你还能赶来相送,真是难得。”萧端摇头笑了笑,大病之后的身子越发清瘦,加之衣裳单薄,简直犹如随时都会乘风而去。
看一眼文素,他径自举步朝前而去,叹息道:“就此别过吧。”
后面的禁卫军赶忙赶着马车跟上,那么多人看守着一个弱质文秀的男子,玄色甲胄对照他一身白衣,任谁看了都觉得强弱分明,可是他却走得极为轻松,好似在观赏周遭风景。
“平阳王爷!”文素忽然唤了他一声,凝视着他的背影道:“当日即将行刑之时,你忽然出现,是否是来救我的?”
“哦?被发现了么?”萧端不曾回头,只是冷笑,“你太自作多情了,我只不过是想走近看看你是如何命丧我手罢了。”
“可是我听见您喊了一声‘刀’,难道您不是要说‘刀下留人’?”
“哈哈哈……”萧端大笑,微微侧头,夕阳西下,只留给她一个精致的侧脸剪影,“真是感激你将我想象的这般好心了,后会无期。”
“等等!”
文素叫住他,走上前去,从怀中摸出一块令牌递给他。
萧端接过来一看,神情一震,“这是……”
“王爷让我给你的,免死金牌,将来万一有事,可以自保。”
手微微一抖,抬头时,萧端的脸上却又挂满了笑容,随手将金牌揣进怀里,那双稍显细长的双眼黑亮如初,“如此便替我多谢叔叔吧……”
“……好。”
“还有……对不起。”
文素神情微动,点了点头,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慢慢融入夕阳余晖之中。
寒风拂过,卷来他隐隐的低吟:
“云中谁来击天鼓,
棰折鼓裂亦枉然。
一生一世一场梦,
一梦何不一万年?”
明明是极轻的语调,却带着难遏的势头,不温不火,气息绵长。
文素叹息一声,平阳王爷,你真的放下了么?
抬眼看向城楼,那人一身玄衣,早已静立许久,却始终没有下来相送,直到此时才极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