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1(2/2)
其实这点从她看见文素与摄政王同坐于湖心亭中的一幕时便感觉到了。
如今回想,她当时的失落甚至妒忌的原因恐怕不只是来源于自己能力的被否定,而是察觉到了摄政王眼中重视的人根本不是自己……
不过正为了即将到来的琼林宴而烦恼的文素对此是毫不知情的。此时的她刚刚起床拉开房门,正垂头丧气的听着侍女喜鹊给她汇报接下来的日程安排。
当然都是摄政王安排的,无非是宫中礼仪、青海国风俗以及一些客套的外交措辞等学习内容。
枯燥啊……
洗漱完毕,用了早饭,文素一路耷拉着脑袋朝萧峥的书房而去,经过后花园时,却忽而停下了步子。
她看见了平阳王和兵部尚书陆坊。二人正半隐于一人多高的小树之后,絮絮叨叨的说着什么。
这本不是什么稀奇事,稀奇的是这二人此时所说的话题。
他们居然在讨论摄政王的婚事!!!
好劲爆的消息啊……
文素当即蹑手蹑脚的走近了几步,拉长了耳朵去偷听。
“以下官之见,如今只有首辅和太傅两家的千金堪配王爷,毕竟论身份和势力,也只有这两家最为适合。”
萧端抱着胳膊,神色淡淡,“叔叔与首辅丁正一不合又不是一日两日了,这么看来,岂不是只有太傅家的千金最为适合?”
陆坊点头,“平阳王爷所言极是。”
“那女子人品相貌如何?我叔叔这般的人物,可不是什么庸脂俗粉都配得上的。”
“那是自然。”陆坊话音蓦地一顿,猛然转头看向文素的方向冷喝了一声:“谁在那里!”
文素吓的一哆嗦,人已经被发现了。
“哟,是文大人啊。”萧端平淡的神情瞬间敛去,变的极为和颜悦色。
相比较文素对他的忌讳,他对文素倒是十分的友好,且大有越来越友好的迹象。据文素的不完全统计,摄政王对她每礼遇一分,平阳王就会对她更加友好三分。
这不,昨天还送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给她呢。
喜鹊当时给她传的话是:“姑娘,平阳王爷说赠友当赠所需之物,礼虽轻情意却重。”
彼时文素除了被那一个“友”字给惊到了之外,还十分的沮丧。
友啊,我所需的是钱啊……tat
“原来是平阳王爷,呵呵,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文素觉得这样尴尬的情形下,除了讪笑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萧端朝陆坊摆了一下手,示意他先离开,接着便一路笑眯眯的朝文素走了过来。那一身白衣衣袂当风,乌墨的发丝随风招扬,阳光下那张精致的脸简直要晃花了文素的眼。
“文大人这是要去往何处?”
“呃……去、去见摄政王。”文素觉得现在提到“摄政王”三个字都很不自然。这可是刚才被他们谈婚论嫁的男主角啊。
可能是看出了她神情间的异样,萧端朱唇微勾,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文大人,你听见什么了?”
“没有,没有,我什么都没听见。”文素头摇的如拨浪鼓一般。
萧端眸色沉暗,抿唇轻笑,“本王信你便是,快些去吧,别耽误了正事。”
文素连声称是,草草行了一礼便迅速离去。
踏上回廊时,赵全正在门口四下张望,见她过来,赶紧迎了上来,“文大人,您总算来了。”
“嗯?赵护卫有事?”
“是有点事儿……”赵全转头看了一眼书房的门,手拢在嘴边刻意压低声音道:“可不可以麻烦您待会儿进去给王爷唱支江南民歌?”
“哈?”文素的声音蓦地提高,吓了赵全一跳。
“嘘——小声点儿,文大人,属下是认真的。”
赵全的神情的确不像是开玩笑,可是这也太奇怪了吧?没事叫她唱什么歌啊,她看上去像是那么抽风的人么?→_→
“好了,好了,文大人快些进去吧,总之全都拜托给您了。”赵全见文素一直默不吭声,干脆将她一路推进了书房,然而关上了门。
文素莫名其妙的怔愕了一瞬,呐呐的转头看向书桌之后的摄政王。
萧峥被她突然的闯入吸引了视线,正在看着她,四目相视,彼此都有些困惑。
“呃……参见王爷。”过了一会儿,总算反应过来的文素朝萧峥行了官场上的礼节。
“嗯。”萧峥淡淡的应了一声,招手示意她走近,“文卿来得正好,本王正在为一事发愁。”
文素赶忙上前,“敢问王爷所忧何事?”
“江南科考已然结束,如你所言,的确没有多少士子前去应考,不过萧峻却并不罢休,如今他恼羞成怒,居然勒令江南各世家必出一名学识最高者入其伪朝供职,否则便要屠其满门。”
“什么?”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文素惊讶的无以复加,这简直堪比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了!
沉默了一瞬,她皱着眉道:“那如今江南必然已是人心惶惶了。”
“没错。”萧峥重重的叹了口气,闭了眼,抬手轻轻捏着眉心。
文素见状,突然有些明白过来刚才赵全话中的意思了。想必是见摄政王太过忧心才会想到让她唱民歌吧。
连这个点子都能想到,真是不容易。
“王爷,其实依下官之见,此事也是有利有弊,您还是莫要太多虑了吧。”
“哦?如何有利?”文素忽来的一句话让萧峥立即睁开了双眼,目光灼灼的盯着她。
“下官认为,江南世家大族已然历经数朝不倒,个中缘由多半来源于甚少参与皇权相争,大有置身事外之意,如今吴王这一举动却是将他们不得不推向了陛下和王爷这一方,他日待收复江南,这百年难撼的各大世家也便有了可以打通的缺口。”
房中久久没有回音,萧峥细细回味了一番文素的话,看向她的眼神里带了一丝激赏。
这些日子以来,他发现文素根本是个外粗里细的人,可能是生活的环境不同,很多问题她能站在不同角度去看,便能看出常人无法看到的一面。
作为一个在江南出生长大的人,江南的情形她最清楚,然而清楚是一回事,能透过现象看到其本质,也极其不易。
萧峥觉得眼前的这块璞玉在经过稍微的打磨之后已然开始绽放光彩了。
也许是摄政王看着自己的眼神太过专注,文素不禁红了红脸。
许久过去,见他仍然没有移开视线的意思,文素终于还是决定接受一回赵全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