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0(1/2)
阿狸随她阿娘进殿。见面时皇后就拉着她的手仔细打量了一番。
皇后毕竟给阿狸当过十几年婆婆,阿狸心里敬爱着她。这一相见,心里越发难受。只能将心情埋起来。噙着笑,垂头行礼。
皇后见她性子柔婉,红扑扑的脸也极是可爱讨喜,心里就有几分喜欢。
问道:“ru名叫什么?”
“阿狸。”
“哟,这名字可爱呢。多大了?”
“十一。”
“平日里都喜欢做些什么?”
“只在家陪阿娘绣绣花。”
“你家中诸父书法都是绝妙的,想来你字写的也不错吧?”
“……不敢在娘娘面前夸耀。”
——这种提问根本就没法装傻啊。
不过阿狸觉得,自己答得泛泛,也绝对没什么亮点。是以心里很满意。
皇后看得更满意——这种过场,答话还不都是一个套路的?她要瞧的并不是谈吐,而是举止。看过了就想:真不愧是王坦的闺女,举止有度,谦恭有礼,而且毫不怯场。一看就是经得起世面,又不拿架子的人——你看庾家那闺女,眼高于顶,都骄纵成什么样子了的。沈家那个太清冷,又瘦弱,看着就不像能生养的。桓家的心思又太深,不像个孩子。谢家的……谢家的倒是哪里都好——然而未免太聪慧太漂亮了,太子只怕拿不住她。
只能说,婆婆挑媳妇,用的绝对不是男人挑女人的眼光。
这边阿狸随她阿娘入座。
另一侧,谢涟也已经在承乾殿中入座。
崔琛在对面望见他,灰眼睛一垂,便哼笑了一声。卢轩在一旁端起酒杯,低声提醒他:“收敛一二。”
崔琛随意点了下头,“我有数。”
卢轩便不再管。
殿后,司马煜、卫琅、王琰正凑在一处——卫琅也年满十三岁了,今天本来是能入席的,但他阿爹死活不准他上殿。
因为他阿爹太清楚了!别人再慷慨激昂,也不过是愤青罢了。卫琅看着不声不响,他却是个杀胚啊。
愤青跟杀胚有什么区别?愤青举着板凳破口大骂的时候,杀胚已经拎着菜刀上阵砍人了!这种有北边鲜卑人出席的场合,这种皇帝摆明了想要和平收场——可以压鲜卑人一头,但绝对不能明着打砸——的场合,实在不适合卫琅出场啊。
但是卫琅不这么觉得。他很明确的想要出场——他阿爹不让,他就想别的法子呗,这还不简单。
恰好,司马煜也让他阿爹禁足了。
为什么?
因为大年初一东宫僚属来朝贺,他在中舍人贾麟坐的毡子上放了一根针。
——司马煜还没封太子时,贾麟曾教他读书。这个人性格刚直酷烈,司马煜当年没少被他罚着抄书,抄书时还得身正坐直,不抄完不许动。往往一罚就是两三个时辰。
这个时代的坐,可是跪坐。而那时司马煜才七八岁。不记恨他才有鬼了。不过司马煜也没怀什么坏心,就是想让贾麟出下丑,告诉他某些时候身正坐直是多摧残人的事。
结果事到临头他又觉得这也太小心眼了,又把毡子给换了。宫人们自然不知道那毡子有什么不妥,就随手放到一旁。
会见完臣属,司马煜有些累,随地一屁股坐下——嗷!!!
实在太丢人了,他也没好意思宣太医,自己偷偷拔下来。本来想瞒着人,结果夜里皇后宣他去用膳,让皇帝给看出苗头来。
本来皇帝以为是太子宫下人疏忽,但司马煜虽然从不喜欢这些替皇帝皇后看着他的人,却并没有让人背黑锅的习惯,就将原委说了出来。
皇帝听完,都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就责令他禁闭反省。
因此这天的宴席,他是不能出席的。
17王谢堂前(三)
至于王琰,这年头像王琰这么聪颖,还肯本分忠直做人的孩子实在太难得了。皇帝特地对王坦说:“王琰虽然年少,朕看着却比谁家的孩子都好。爱卿也带他来,让北边见识见识我朝簪缨世家的风范。”
王坦却没有张扬的习惯,立刻回奏,“皇上谬赞了。犬子年少不经事。一介顽童忝列国宴,只怕让北边嘲笑我国中无人。臣不敢领命。”
就给推辞了。
——跟卫琅爹不同,王坦可一向都是儿子的楷模。王琰从来都觉得他阿爹是个完人,做什么都自有道理。就算他一时还不能理解他阿爹的道理,那也肯定是他见识有限,不是他阿爹判断失误。
但这一次他是真的郁闷到了——他好想出席啊!他阿爹究竟明不明白,这种南北名士同席而坐的盛会,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而且他阿爹那是什么理由啊!连太子、谢涟、卫琅都能出席的场合,就算他被刷下来,也绝对不该因为他是“一介顽童”好不好?
顽童是那三个人才对……t__t
跟他们在一起他时刻都觉得任重而道远,必须随时帮这三个人把握好分寸和底线,判断好常识和禁忌,否则一不留神他们就会突破道德藩篱和君子操守向着无耻、无畏、无下限的深渊一去不返。他才是几个人里最成熟、最懂事、最会看场合的那个啊阿爹!
当然王琰很快意识到,他都需要跟这三个人攀比“懂事”了,这是一个多么危险的苗头。于是悚然而惊,终于肯承认他阿爹见微知着。
但他还是好想见一见北方名士的风采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