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2/2)
小孩看着比他还小点儿,可能有些怕生,一进气泡就呆呆地看着方向北。
方向北也呆呆地看着他。
年纪小的终于没沉住气,问他:“你是谁呀?”
“你是谁呀?”方向北也问。
“我叫沐风。”
“哦,我叫方向北。”
于是又一轮呆呆的凝视。
这轮过后,方向北先开口了,问他:“你也有病吗?”
“我没病啊……”沐风这样回答着,语气却有些犹豫。三岁的小孩,自己怎么确定自己有病没病呢。
方向北问:“没病你为什么要进来?”
“他们说这里有糖吃。”
“……”方向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后来沐风又呆望他,他也不知道自己出于什么考虑,真的把糖拿出来分给沐风了。
糖是特别定制的,从原料选取到生产和保存,都做到绝对的无菌,严格得近乎苛刻。
味道倒是和一般的糖没什么大区别。
沐风的腮帮子被糖块鼓起来,一边吃,一边四下里看了看。那年他三岁,是一块糖就可以收买的年纪。一块糖,让沐风对方向北充满好感,他仰头望着那塑料气泡的顶部,由衷地赞美:“你这里真好呀!”
“哪里好了?”
“别人住房子,你住的是泡泡。园长说只有仙女才住泡泡。”
“仙女是谁?”
“仙女就是仙女。你不认识仙女,你是怎么住进泡泡的呢?还有糖吃。”
“我有病。”
“你是仙女下的蛋吧?”
“……”
方向北当时年纪小啊!口才差啊!思维不够活跃啊!一时被沐风神奇又缥缈的思路bī得张口结舌。这要是放二十岁,他一定会冲他咆哮:“仙女怎么会下蛋!你tm让仙女下个蛋看看!”
总之从那之后,沐风就住进了这个泡泡,每天分方向北的糖吃。沐风看起来呆呆的人畜无害,其实心眼儿不要太多,成天算计他,他的糖块,一多半都进了沐风的肚子。
后来方向北也见过沐风口中那个“园长”,其实那不是“园长”,而是“院长”,孤儿院的院长。
沐风不仅分方向北的糖,还怂恿方向北去跟大人要别的零食。他也是聪明得紧,虽然自己没吃过太多种类,但是会观察啊!电视里演的,广告里播的,统统记下名字,觉着哪个听起来味道不错,就跟方向北说好吃,具体怎么好吃,自己先靠想象力编着。方向北听了也觉着不错,就去跟爸爸妈妈要。
方向北第一次跟妈妈开口,要的是“小熊牌橡皮糖”,他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晰,是因为当时他说完这个小要求时,妈妈的眼泪“唰”的一下流出来,哗啦啦,像变魔术一样。
方向北以为自己闯祸了。
妈妈一边哭一边狂点头,“小北第一次跟妈妈提要求呢!妈妈好高兴!妈妈就去给你找!”
就这样,沐风如愿吃到了“小熊牌无菌橡皮糖”。从此以后变本加厉,隔三差五地怂恿方向北要吃的。这货也真是天纵奇才,任何零食广告听一遍就过耳不忘,不仅能叫出名字,连广告词都背得下来。
本来方家的家教是很严的,爸妈也不会惯着他。可是后来儿子生病了,隔离了,可怜巴巴的还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这还严什么严啊!只要不危及到健康,要啥给啥!
这个观念一直保持到现在。
沐风在泡泡里一直住着,方向北问他得的是什么病,他也说不清楚。后来大人们给他俩换了更大的无菌房间,因为沐风喜欢泡泡,所以新房间还是做成了泡泡。
有一次方向北问他回不回孤儿院,沐风斩钉截铁地摇头:“不回去。”
方向北没有问原因。但是他很高兴。
他们,在泡泡里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里,每当方向北向往外面的世界时,沐风都会说,“所以我们赶紧吃药啊,吃完药快点好,好了就能出去玩了!我要进足球训练营,我要踢前锋!”
“我要学游泳,我要游世界第一!”
“吃药吃药!”
“嗯!”
俩人经常一起吃药。很久之后方向北才知道,他吃的是药,沐风吃的是维生素片。并且,沐风比他更早知道这一点,早到俩人只有七八岁的时候,那时方家父母找沐风谈过一次。虽然很希望小风能留下来陪伴儿子,可是这样瞒着孩子来决定他的未来,方父方母都做不出。把小风好几年的童年锁在这气泡里,他们已经十分内疚。
小风的回答很简明:“小北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想等他病好再一起出去。”
方母的眼泪差点落下来。
方向北发病的根源是一种隐蔽的基因缺陷,这个病“治好”的标准就是能够在无菌的环境里存活,想要走出这气泡,恐怕这辈子都不能了。他们清楚这一点,却自私地希望小风多陪儿子几年,于是又让小风住回气泡。同时他们也和小风约定,任何时候,小风都可以选择离开,并且他们也会有答谢给他。
但是方向北真的痊愈了,这在医学界被称为“奇迹”的事qíng,发生在他身上了。
他和小风走出气泡,俩人没有分别,依旧形影不离。一起上学,一起踢球。只不过沐风的营养都长在大脑上,运动神经十分有限。
沐风和方向北以前上课都是在气泡里用视频通话听家庭教师讲,现在出去了和那么多同学坐在一起,分外新鲜。俩人一块上了两年学,每次考试都是沐风第一方向北第二。再之后沐风觉得上课一点挑战都木有,直接跳级去上大学了。这种非人类的事qíng方向北自然做不到,不过他有一个好爸爸啊!爸爸捐给学校一栋楼,他又被送到沐风身边,成了大学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