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能源A计划(2)(2/4)
想到这,他忽然回忆起了高中国学课时,上过的一篇古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很多事,都是日积月累起来的,包括着浑浊的积水,也不例外。
同时,杨开也对华伯涛精妙绝伦的理论知识,佩服的五体投地。谁言书生百无一用,到了关键时刻,一个书生,甚至能抵抗十万雄兵。
“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华伯涛微微一笑,卖起了关子。
“和天气有关。”杨开说道。
华伯涛闻言点了点头:“你答对了一半。”
“其实这是由山体构造决定的,整个黑龙江腹地,都是史前冰川地带,所以温度差别不大。但是对于山体而言,积聚的岩石具有保温的功能,所以越往内,温度较之外面,就会稍稍高上那么一些。杨开,你懂我的意思吗?”
“我明白。”杨开说道:“就像冬天呆在屋子里,卧室比客厅暖和一样。”
“一点就通!”华伯涛满意的说道,杨开的这个比喻,的确很形象。
“我们知道,在物理学里,热空气遇到冷空气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却后会形成小液滴。因此在冷空气无限的情况下,热空气越多,形成的水蒸气就越多。所以我们越往隧道里走,看到的sh气和积水就越多。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大家现在的确身处于天然峡谷之中。”华伯涛娓娓道来。
“那么华教授……”杨开犹豫了一下:“我们是继续往前走,还是退回去,寻找通往水坝控制室的其他道路。”
“当然是继续往前走!”华伯涛的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
“杨开,你知道吗?我有一种预感,那就是这条隧道里肯定隐藏着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会让一直云山雾罩的我们,豁然开朗。”
“华教授,你是不是已经猜到了什么。”听了华伯涛的话,杨开疑惑的问道。他发现,华伯涛对于这个隧道,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兴趣。
难道是学术病又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