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82(1/3)
,打仗还行。治国之事,我就不在行了,像云大人,秦大人,还有大檀将军你,才是此中大才。我想,只要不学南楚朝廷那般昏庸腐败,天下大治指日可待,纷争自然也就不会再起。现下的神、天、武、远四军,俱是精锐,良将甚多,也都已通晓战术运用,有没有宁某,已无太大的区别。”
大檀琛见他眸中倦意深沉,话中有话,似是已萌去意,不由心下暗惊,一时却不便径直探问,只是笑道:“宁将军此言差矣,你功高盖世,乃我北蓟柱石。我朝陛下绝不是南楚这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辈,切勿相疑。”
宁觉非见他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也不想多作解释,疲倦地道:“大檀将军过虑了,我并没有疑心陛下,只是……有些累了。”
大檀琛一听,顿时心安,立刻道:“我叫大夫进来请脉,宁将军只管歇息。”
宁觉非微微点头:“如此,有劳大檀将军了。”
等那位临淄城内有名的老大夫进来,他已经昏睡过去。
那大夫把完脉,神色凝重,轻声对大檀琛说:“钱老板,宁大将军六脉俱损,阴寒入骨,似是过去落下的病根一直未除,想是连日来风餐露宿,又未善加调理保养,这才越发地严重起来。嗯……我拟个方子,先吃吃看,如何?”
大檀琛悄声问道:“大夫,你看他这病要不要紧?”
老大夫捻须沉思,片刻之后才道:“目前症状比较凶险,老夫也不敢断言,好在将军还年轻,底子厚,若善加调养,或可挺得过去。”
大檀琛听这说法,脸色顿时有些难看,但他城府极深,神情间仍然礼貌温和,便请大夫写下药方,然后连忙派自己的家人飞奔进城,到自己开的药行去抓药。
等到送走老大夫,他立刻写了信,派飞骑送往鲁阳城。
云深已经协助澹台牧处理妥了战俘之事,本就要率大军前来临淄。前几日他们便接到了宁觉非的奏报,还附上了淳于乾的降表。君臣二人知他未伤一兵一卒便取得了临淄,自是高兴,至于饶了淳于氏子孙不杀,那是当初他们一起在蓟都讨论后定下的,宁觉非也不算擅专。古英执笔写下的这份折子详细说明了取临淄前后的各项事宜,却只字未提宁觉非的病情,他们半点也不知道。
这时,一看大檀琛的信,云深顿时急了,拿着信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澹台牧也有些着急,立刻将部队将给了各自的统军将领,随即和云深只带亲兵卫队,向临淄飞奔而去。
当看到宁觉非仍然睡在简陋的军帐中时,云深的眼泪一下就掉了下来。
云扬在一旁低声解释:“将军不肯进临淄。”
云深听了,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在宁觉非心里,一直十分痛恨这个城市,而上次他执意要陪自己来,实在是担心自己的安危,才硬装着若无其事的模样,与他一起进了城门。他知宁觉非对自己情深义重,然而竟做到如此,实在是令他感动不已,然而,自己那时候心里却隐隐地对他屡次生疑,实在是愧对于他。
他在床边蹲下身来,看着暗影里那张清瘦的脸,不由得哽咽:“觉非……觉非……你为什么……那时候……不告诉我……”
澹台牧一听便明白了,当即下旨:“立刻在城外修座府邸,马上。”
大檀琛在一旁轻声禀道:“陛下,离此二十余里,臣有座别庄,环境幽雅清静,可以先将宁将军移过去休养。”
澹台牧立刻点头:“如此甚好。”
云扬听了,立刻飞奔出去,快手快脚地叫了一个担架进来,随后小心翼翼地将宁觉非从床上抱下来,放到担架上。
宁觉非虽在昏睡,意识深处却仍很警醒。被这么折腾了一下,他微微动了动,随即缓缓睁开了眼睛。
这时,两个强壮的士兵已抬着担架,急急地往外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