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57(2/2)
“就这些?”李世民搁笔,转而问道,“太子最近在做些什么?”
“圣上新调任的太子中舍人似乎很合太子的意,近日听了他的规劝,每日都在刻苦读书,向师长请教的次数也明显多了。”马周一向都是没什么情绪的汇报这些事情,不过此次却也有些欣慰。
李世民微微一笑,轻轻垂着腿道,“他若是能明白为君之道,勤勉好学,也就好了!”
李世民心里其实也并不太想废长立幼,毕竟李承干并不是笨,而是过于疏散懈怠,他对李承干如今还抱有意思希望。
“苏子期的身世查的如何了?”李世民转而问道。
马周从袖中掏出一个火漆封口的信,双手呈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随手取了过来,用几上放置的一把短刀挑开封口,将信纸抽出来抖开,看上面的内容。
●●第359章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一张纸上,寥寥数语便概括了苏伏的前二十几年的一切
苏伏,字子期,药王苏家庶二子,十五岁离家游学,十九岁时返回苏州,独居于城西山中,以售药为生,极少替人诊病。为人孤僻,九族不亲。
李世民放下信,皱眉道,“就这么多?”
马周恭谨的答道,“回圣上,因其在很少露面,所以很难查到关于他本人的更多消息。其他的……有一点魏王殿下说的不对,药王从未打算将家主之位传于苏伏,而是一早便定好了苏家的嫡长子,也就是现任家主。而其母是当年杨妃娘娘送给苏晟白胡姬之一。”
李世民身边有好几个杨氏,而马周口中的杨妃,正是李恪的生母。
“我记得苏晟白是武德三年间的太医令?”李世民将手中的信丢在几上,略一思忖,便道,“任苏子期为御医吧,只负责晋阳公主病证。”
纵然疑点重重,但为晋阳公主诊病没有多少利害关系,这人是李泰介绍,又是在他眼皮底下,进宫之中倘若真能翻腾出些浪花来,李世民倒真得对苏伏另眼相待了。
“那端梁夫人……”马矧犹问道。
“无甚关碍,请她与苏御医会诊吧。”李世民活动活动手指,又提起笔,准备批阅奏摺。
马周迟疑了一下,还是道,“圣上,近日大理寺接了一桩案子,是有关端梁夫人的。”
“嗯?”李世民有些惊讶,再次搁下笔,抬头等他继续说。
马周道,“长安商贾窦允之女,在端梁夫人新开的医馆中使用了一种洁面皂粉,离开半个时辰后在知贤楼中满面流血身亡,此事涉及侯夫人,因此已经由府衙移交大理寺。”
“现在案子进展如何?”李世民问道。
“其他几名一起用过洁面皂粉的娘子并未毒发,不过大理寺在埋伏的时候,围堵到一名黑衣人,遭遇激烈反抗,一场恶斗后,那名黑衣人自知难以逃脱,便服毒自尽,毒药是最常见的鸩毒。”马周垂着眼,也不看李世民的表情,只是实事求是的说事情。
“这么说来,有人故意陷害冉氏?”李世民的手指不禁在几上有节奏的敲击起来,面色看上不太好,声音也比方才低沉了几分,“可查出来那黑衣人的身份?”
“尚在查证。”马周道。
李世民挥了挥手。马周虽然低着头,但眼角余光看见了动作,遂躬身施礼,“臣下告退。”
李世民不知道此事来龙去脉,但大致的原因他也能够猜出一二。如果排除冉氏与人结怨而遭到报复,那么其实凶手的目标并不是针对冉氏,而是某个皇子。
七月天,正是长安最最炎热的时候,人们连八卦的热情也被这样的温度烤干,窦四娘的事情也只出现在妇人们聚在一起闲聊的场合。
而这样炎热的天气,窦四娘的尸体也不能久置,大理寺不得不尽快检验。
诚如刘青松所说,长安除了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冉颜之外,还真没有人能在验尸水平上超过他。圣上一直关注此事,为了尽快破案,大理寺给了刘青松一个澄清的机会。
按理说,涉案人员是不得参与破案的,但情况特殊,况且验尸时大理寺的人都在。
去往停尸馆的马车里。
冉艋着一身利落的胡装,青丝在后脑束了一个马尾,直垂到腰际。
刘青松打趣她道,“你这样穿倒有几分像个美少年,倘若那巴陵公主瞧见你,指不定就把你也掳回去了。”
巴陵公主还在禁足中,上次别院出事,动静闹的大了些,天刚刚亮消息便传到了宫里。
刑部派人过去查看了一番,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巴陵公主的别院里的美郎君在丹房里行苟且之事,结果不知怎的将炼丹炉弄炸了,丹房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