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31(2/2)
晚绿吓得连连摆手,“娘子莫要戏耍奴婢,奴婢从前也是喜欢看美郎君的……”
冉颜微微挑眉,示意她继续说。
“但是歌蓝说,我长的这个样子和身份一看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架势,莫要看那么多美郎君,看多了,眼界变得太高,以后嫁不出去,就算嫁出去也不幸福,要多看美人,看多了就知道自己该配什么样的郎君。”晚绿当年深以为然,所以自此以后便改看美人,但倘若有美郎君在眼前,那就不看白不看了。
晚绿长得极好,大小算个美人,但以她的身份,倘若眼界太高,最终也就是做别人妾的命,晚绿的性子直爽泼辣,还可能为争一时之宠陷入万劫不复。歌蓝的影响对晚绿的一生显然有莫大的益处。
“歌蓝倒是个妙人。”冉颜评价一句。
两人走出了曲廊,便不约而同的噤声,这里人多嘴杂,不是能随便说话的地方。就如方才那番话,若是被人听了去,难保不会拿来做文章。
小东舍虽带一个“小”字,其实地方极大,有许多间厢房,款款松松的容纳两百余人完全没问题。
冉颜方进院门,便有侍婢迎了过来,屈膝行礼道,“九夫人,您的素衣已经备好了,请随奴婢来。”
“有劳。”冉颜道。
那侍婢连忙道,“九夫人严重了,避是奴婢份内事。”
这侍婢是老宅里的人,刚刚开始冉颜一张面瘫脸同一位侍婢说“有劳”时,竟把那可怜的孩子吓哭了,还以为是哪里做的不合规矩,冒犯了她。无论冉颜怎么说,侍婢都哭着磕头求原谅,结果还是萧颂给收的场子。
尊重别人是冉颜的习惯,一时半会也改不掉。幸而经过那一件事之后,侍婢私底下都已经传开了,因此之后也没有再发生那样的事情。
总之,冉颜的现在的形象在萧府仆婢的眼里看来很怪,说小家子气吧,却能做到任何事情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说她天生贵气吧,又时常做着一些小家子的事情,还据说在自己府里每天必有一顿饭是她自己做。
既然摸不透,所有人也都谨慎的伺候着,不敢轻易怠慢。
“九夫人,委屈您暂且在这间屋内更衣。”侍婢垂首退到门的一侧,请她进去。
方才冉颜一进院子便,受到了各方关注,众人听见侍婢唤她九夫人,便明白是萧九的新妇,虽然极度好奇,但终归是士族贵妇,并不曾伸着脖子张望,只在闲聊间都似有若无的打量她一两眼。
晚绿伺候冉颜在屋里换掉华服,从屋内出来的时候,竟让许多人看的呆了。
俗话说,女要俏一身孝,冉颜一身简洁的素服,趁着清透凝白的肌肤,宛如一朵出水的芙蓉,比那一身华服多了几分静美。
“妾身是六房大郎萧仲之妻,给九婶请安。”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女子在冉颜面前盈盈屈膝。
冉颜心里有点窘,自己现在的年龄才十六七岁吧,就成了一个大姑娘的婶娘,若是不明真相的人听了准以为她嫁给了一个老头子,不过好在她心理年龄不小了,完全受得住“婶娘”这个称呼,遂稳稳的端着长辈的架子道,“侄媳不必多礼,快轻起。”
●●第320章冉九奶奶
旁边几个年轻妇人也起身过来,纷纷屈身唤九婶,冉颜都一一淡定的应了。
“四郎,快叫九奶奶。”宛娘从侍婢手中接过一个一岁多粉雕玉琢的男孩,逗弄着她叫冉颜。
得,这回从婶娘升级到奶奶了!不仅如此,冉颜自从上次夸完人家孩子“心脏活蹦乱跳真可爱”的话,把人吓着了,之后便有些后遗症,见到孩子就更加手足无措。
“真,真可爱。”冉颜涨红着脸,憋出几个字来。
那孩子可能是见冉颜的表情实在好笑,居然很给面子的咯咯笑了起来,顺着宛娘的哄,奶声奶气的叫,“奶奶,奶奶……”
孩子还小,拗口的字眼说不出来,只反覆的唤着两个字。
冉颜眼睛一亮,唇边有了笑意,但是她心里也清楚的很,这些人过来寻她说话,只不过是冲着宋国公、萧颂和家里头那些傲娇兄嫂,实际上心里也并不一定看的起她的出身,所以也不动手去抱人家孩子。
宛娘也果然并没有要让孩子再亲近她的意思,转身把孩子交给侍婢。
“参见公主殿下。”门口隐隐约约有人到。
紧接着,便是此起彼伏的见礼声,围在冉颜身边的人,也以极快的速度散去,朝一身素衣的襄城公主屈膝行礼。刚才还显得炙手可热的冉颜,身边一下子就只剩了晚绿一个人。
冉颜这一刻才清楚的意识到,若是一般的家庭还真没有勇气娶一位公主,不管何时何地,总要君臣之礼优先,纵然襄城公主给自己的定位是“贤良淑德温婉贤淑重孝悌的完美媳妇”,但是敢捧场的人实在只有极少数。
“参见公主殿下。”冉颜亦屈膝行礼,心中也不由暗自庆幸,还好大唐不会动不动就跪。
“都是一家人,何必拘礼,快都请起吧!”襄城公主面上带着温婉和煦的微笑,眼睛却是红红肿肿的。
众人纷纷直身,更有擅拍马屁的,立刻便夸襄城公主性子好,又孝顺,是命妇典范云云。
这些都是萧氏贵妇,即便面对公主也不会显得太卑微,拍马屁的话也说的分外诚恳,仿佛是出自真心的赞誉。
襄城公主一副哀伤憔悴的样子,众人后又听说嘉荣县主因为伤心过度而晕厥过去,至今还未醒,便唏嘘不已,相对之下,冉颜就显得太过淡定了,但出于她的身份和礼节,也没有人出言指责,只是看她的目光有些变了些变化。
晚绿抓着个机会,便把冉颜拽到了一边,悄声道,“娘子你得哭,最不济也得神情郁郁啊。”
冉颜何尝不想哭一哭,她心里虽然很惋惜萧太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