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21(3/4)
将领们讨论的热点也是这个,昴州军营的统领郭楚望叉着一块肥肉问:“王爷,我们几时起兵啊?窝了这么些年没下山,身上都快长绿毛了。”说到这里,狠狠地把肥肉送进嘴里,咬得胡子上油汪汪的。
副将林威、李成,刘秀山纷纷跟进,群情激昂,恨不得明天就起兵才好。
赵延昌坐在主座上斯文地喝着野鸡汤,抬头扫视了一眼众人,慢条斯理地说:“要下山也容易,什么时候把兵练好了,本王什么时候带着你们杀到北方去,活捉皇宫里那只缩头乌龟,再把上京的府邸赐给你们,封你们个个做将军。”
郭楚望圆睁着铜铃般的眼睛嚷:“我们天天练兵啊,世子教的阵法也练熟了。”
赵延昌点了点头:“阵法熟了?那不错,等会排阵给本王看看。剩下的时间你们就练行军度,把队伍拉到山里去。每天爬一个山头,谁先爬上去谁有赏。”
几个将领面面相觑,这里的山头可不低,而且尽是悬崖峭壁,要爬上去,非得从早晨爬到天黑不可。赵延昌明白他们的想法,也懒得征求意见了,用命令的口吻说:“带上帐篷和炊具,晚上若不能下山,就在山顶上扎营。”
“是”,几个人放下筷子,起身抱拳答应着。
饭毕,议事厅里只剩父子俩时,赵佑熙也忍不住问:“大概会是什么时间?”
“就快了”,赵延昌望着空下来的演武场出神。军队的准备只是一个方面,安南王府还需要一个契机,一个可以向天下人交代的起兵理由。梁国开国皇帝废长立幼之事早已时过境迁,民众即使在闲聊时会替无故被驱逐的嫡长子打几句抱不平,心里也早接受了现在的梁帝一脉为正统,安南王府现在起兵,只能是造反无疑了。
这就会出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造反,先民众就不会支持,他们才不管谁当皇帝呢,梁世钊废长立幼,那是皇帝的家事,凭什么要天下百姓跟着遭殃?
梁世钊能在谋夺了义兄江山的情况下坐稳江山,那是因为他起于乱世,并平定了乱世。是他给了当时的百姓安定的日子。所以他们愿意臣服。
就因为缺乏这样的契机,他堂堂王爷,唯一的儿子数度遇刺,他忍;听太监念问责书,他忍;朝廷派人劫持他儿媳,他忍……他隐忍到这个份上,无非是怕猝然起兵,不仅不能完成大业,反而把安南王府迅送上死路。
赵佑熙平时和父王讨论此事,也曾多次听他提到这点,现在看父王额头上皱成川字,心里明白父王所忧为何,凑过去告诉道:“丫头被秦决劫持时,听他说过一句话。”
“什么话?”
“他说,‘我不杀赵世子,我要留着他跟皇上斗。’”
赵延昌眼里精光一闪,瞬间又恢复了正常,沉吟着说:“就怕只是一句狂妄之语。”在女人面前逞能,说得他好像能影响天下大局,能把皇上和安南王府同时当棋子,他一手执白一手执黑一样。
赵佑熙笑道:“不管是不是,我们何妨一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