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24(1/3)
儿汤。”云容实在是困,昨晚上闹腾到后半夜才算是得以休息,这会儿能保持清醒的说几句话,已经是托了空间水的福了。
胤禛出去又交代了珊瑚她们几句,让人不准打扰云容之后,就很干脆的上朝去了。连皇后都册封了,他这皇位到现在算是坐的十分稳当了,按照惯例,朝中也可以升升降降的换血了。
这些兄弟们的爵位职务他早早的就有了打算,所以在朝堂上议论了一会儿闲事之后,就让苏培盛出来念升职了。
先册封的,自然是爱新觉罗家的人。爵位是胤禛封的,但爵位的称号,胤禛懒得去想,索性按照上辈子的来了。
胤褆被封直亲王,特令他在京城之中举办军校,胤褆本人担任校长。训练方法由胤禛亲自制定,下朝后胤褆自己到保和殿去拿,有不明白的到时候再问。
胤礽被封为理密亲王,这个爵位封号比较特殊,算是对同是嫡子又曾经是太子的胤礽的一个补偿。理密亲王总理六部,协助皇上日常工作。
胤祉被封为诚亲王,以前没编完的可以移手给别人了,胤祉现在的主要目的是修律法,一个国家要想没有君王也能很好的运作起来,政治团体比较重要,但是好的律法是同等重要的。胤禛只管想名目,胤祉则是领着刑部官员进行斟酌修改。这事情也很重要,不会让胤祉觉得自己只有一个空爵位。
胤祺被封为恒亲王,担任军校副校长,另兼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算是将整个京城的安全交到他手上了。
胤祐被封为淳亲王,胤祐腿脚不方便,武将职位是没办法担任的。于是被胤禛封为殿阁大学士,准备重启明朝的内阁制度,但为了防止后明时候内阁把持朝政的局面,这内阁的权力自然是要削弱一部分的。
胤禩被封为廉亲王,任职外交部尚,这个命令一出,惊讶的认为胤禛是想闲置八贤王,因为只听说户部工部等六部,外交部是什么东西?从哪儿冒出来的?
就算是胤禛又补充道,日后和外国打交道的事情,都是要交给外交部的,众人也认为这是一个闲职。一直到胤禛对外战争持续了三年之后,前来大清朝拜的国家多了起来,众人才认识到胤禛的用心良苦。
胤禟被封为庆亲王,掌管国库,为了考验他,胤禛又将尼布楚条约翻出来,让胤禟回去研究,并且找出不合理之处,等十月份动身前往俄罗斯边境将这条约推翻重新制定,关键时候可以借用军队力量。若是办不成这件事,那就降爵。这算是第一个任务,虽然大部分人都反对,胤禛却以最强硬的态度表示了要执行到底。
胤誐被封为定亲王,职位就是掌管水军,具体差事明年吩咐。不过,因为这几个月云容和各府福晋们的互动交流,大家也都明白,海战估计是要马上爆发了。胤誐这定亲王,必定是要上战场的。
胤裪被封为履亲王,掌管内务府。这和上辈子是没啥区别的,只是上辈子他是将胤裪留给弘历那混小子用的,这辈子索性自己用了。日后弘晖要用人,就自己培养去,也省得寒了自己留下的大臣们的心。
胤祥被封为怡亲王,胤祯被封为恂亲王,两个人一为征远将军,一为镇远将军,目前没差事,先留京。不过,光从这两个职务上就能看出这两位将来的发展前途。
十五阿哥以下的太小,连大婚都没有,也还没有正经功劳,于是只封为贝勒。
宗室之后是胤禛的嫡系部队,比如简亲王雅尔江阿,以及巴尔图,还有云容的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多多少少都封了爵位。费扬古因为年龄大了,封为一等公后荣养了。
另外,关于建立大学的事情,胤禛以前只说建立那种类似于太学的大学,学的还是四五经之类的,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好处不是太多,反正每朝每代都有要科举的人,不办学他们自己也会想办法上学的。
现在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有各种手艺各种技能各种才学的人。所谓百花齐放才是春,百家争鸣才是盛,繁华朝代,自然不能一家dú • lì。
程朱理学要慢慢废除,百家之言由大学慢慢的兴起。但工艺方面,还是要花大力气挖掘人才的,胤禛很高调,直接宣旨,有一技之长的,都能到工部报备,然后朝廷会根据项目进行比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