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6(1/4)
时候,四人商量了下,决定凑一百块钱给他,权当作为油费,毕竟八个小时的路程,他一路走走停停,免费,我们实在有点过意不去。他起先不肯要,见我们坚持,也就收下来,反而对我们说谢谢。后来因为他家离喀什还有一段距离,不能送我们到终点,他还有点抱歉,不停地说,真是不好意思呢,我昨晚没睡好,又开了这么久车,实在熬不住了,否则就送你们到旅馆。又告诉我们乘车去喀什的路线,送我们到公交站,才离开。
相处了七八个小时,一路也聊了很多,但直至告别,我也不知道他姓什么,他就同这世间大多数普通中年男人一样,努力生活,做生意赚钱毫不手软,有点话唠,有点自得,有点世俗,但也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家离这里七小时。”
离开塔县后很久,想起这个地方,我脑海里总忍不住响起这句话,以及那几个孩子的面孔。
遇见那几个小男孩,是我跟苍苍刚从邮局寄了明信片出来,下午三四点钟了,高原的阳光却还是很浓烈,我举着相机,想趁着光线好,拍几张街景。那几个孩子就这样闯入了我的镜头。四个小男孩,并肩坐在花坛的石阶上,晒着太阳。他们有着塔吉克民族的显著特点,脸颊上的高原红与小雀斑,高高的鼻梁,深邃的眼珠。在南疆,从和田开始,我对拍人的热情远远大于风光,见他们都抬头好奇地望着我,我便跑过去询问,可不可以拍几张照片?
一开始,他们表现得很羞涩,却又想试一试的样子,扭扭捏捏,你推我让的。我索性给他们先拍了一张四人合照,然后拿照片给他们看,四张脑袋呼啦啦都凑过来,看到屏幕上的自己,很不好意思地笑了,又用塔语低低的交谈。有了第一张的试验,再拍的时候,他们的羞涩褪去许多,表情也自然了点,看着我的镜头,咧嘴笑。
我让他们留地址给我,等我回去,会把照片洗了寄给他们。其中一个男孩子给我地址,才知道,看起来小小的男孩子,竟然念初中了,是塔县中学的初一生。留地址给我的男孩叫艾孜孜,我问他,有电话吗?我想给他寄快递,以免丢失。他想了想,留了一个手机号给我,说是他叔叔的。我问他,那能收到吗?他点头,可以的,可以的。
告别的时候,怕他们一直等着照片,我跟他们说,我要十月份才能回家,所以照片也要那时候才能寄给你们呢。
艾孜孜问我,你家是哪里的?
我说,湖南。
他又问,湖南在哪里?
我想了想,说,离这里很远。
分别后,过了没多久,在前往金草滩的公路上,我们又碰到那四个小男孩。他们指着前面的一栋建筑说,那是我们学校,你们要不要去玩?
他们领着我们从后门进去,学校不大,逛了一圈,就到头了。我见他们的汉话说得很流利,便问,你们学校是用普通话教学的吗?艾孜孜说,不是的,主要语言还是塔语,但学校有深圳来的老师,教我们普通话与美术。
在学校闲逛的时候,另外的男孩子有事,先回了宿舍,剩下艾孜孜做我们向导,为我们介绍教学楼与宿舍楼。闲聊中,他告诉我们,他有一个哥哥,在喀什念大学,还有一个弟弟,正在上小学。他的家在塔县下面的一个小村子,离这里七个小时,没有通班车,出来需要走路,再转那种乡间面的,而且车很少。他住在学校宿舍里,每学期只能回去一次。也没有亲戚在这里,周末也只能待在学校里。
我问他,这么久才回去一次,想家吗?
他点点头,想啊。可是,我家离这里七小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