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329(1/3)
他永远都是笔直笔直地站在所有人面前,顶着这片天稳着这块地,他倒了,这玉衡就乱了。
可是他为了一个男人的离别,竟然伤心到如此地步。
常安的话打断了溢出的阴暗情绪,阜远舟听得微微一怔。
当日离开京城的时候,他以为阜怀尧不曾来送他……
“陛下从来不信神不信佛,但是在殿下走后,他就常常一个人出宫去白马寺,每一回都为您徒步走到寺庙里,在菩萨面前跪上一个时辰,念上一本厚厚的《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他不求功德,求得不过是一个为了比他而将自己置身险地的人的平安,”常安直勾勾地看着他,“甚至为了一个老道士的随手测字得出的坏结果噩梦连连,担心您在榆次山脉遇到什么不测,饭吃不下精神集中不了,夜里睡都睡得不安稳,他说他不知道怎么才能用那万民功德换您一生平安喜乐……常安一辈子都不想再看到陛下说这句话的时候的模样。”
那种无力那种无助那种无措,不是这个神一样的男子该有的表情!
这些都是阜远舟离开之后不曾知道的事情,此刻听来,他忽然有种鼻腔酸涩的迷茫感。
他的大皇兄从来都是冰冷的,内敛的,连笑都只是勾出一个小小的弧度的,他从未多么激烈地表达过自己的情绪,面对任何事,都是泰山崩于前色不变的,好像能够素手托住这山似的……他甚至自暴自弃地以为,自己这次离开,阜怀尧都会按部就班好似一切正常一样,即使思念即使伤感,也不过是政事告一段落时的一时走神。
“然后陛下就病了,说不上是大病还是小病,就是一直咳嗽,咳起来的时候几乎能把肺从喉咙里扯出来,他咳得辛苦,旁边看得人比他还揪心,可是好长一段时间里陛下也不肯叫太医,就这么硬生生顶着,”常安回忆起那人在剧烈地咳嗽时琥珀双目露出的迷惘和错乱,语气慢慢暗淡下去,“他还让人把奏折都送到了溯阳亭,在那里批阅政事,一抬眼,便能看到殿下过去练剑的地方。”
好像这样,这个人就从未离开过一样。
常安动了动唇角,似乎想勾出一个笑,但是最后只能完成半个,剩下半个不僵不软地卡在了那里,“您说在陛下心里,您永远比不上这万里江山重要,其实殿下说的没错,这天下这么重,您一个人,拿什么来和‘它’比分量?”
阜远舟一下子皱紧了眉头,“你是想告诉我,我对于皇兄来说一文不值?”
“有的时候,也许是……常安以为,殿下应该比谁都清楚,玉衡对于陛下来说,意味着什么,”常安那半个笑容更像是讥讽一样挂在那里,“就算是死,陛下也要死在这皇位上,在死之前,他都不能不为天下百姓谋后路,他要让玉衡兴盛发达,他要让百姓安居乐业,他要撑着脑袋上的天不让它塌下来……这不仅仅是皇家的祖训,更是一个为君之人的责任,陛下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百姓的心血,边疆安稳是战士们在抛头颅洒热血,他能坐到这个位置上都是因为手下的人的呕心沥血,他自己更是牺牲一切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所以陛下得到了无上的荣耀就要背负起荣耀背后无上的责任,他做不到,便是失职,史书口诛笔伐算的了什么,千古罪人算的了什么,陛下怕的,是他身在其位,背负无上期望,却对不起天下众生,更对不起自己毕生追求的东西。”
那是他自愿承担下来的责任,如果他放弃江山选择和所爱之人双宿双栖抑或是因为所爱非人而导致时局动荡,那阜怀尧的所作所为就全部毁于一旦,就像是答应修建堤坝的官员卷款而跑导致洪水卷杀无数人命一样,他还有何颜面坐到那九五之尊的位置上,接受百官臣服万民膜拜,让他们相信他会让他们过得比今天好?
不是他太理智太冷血,而是他连自己心心念念的事情都无法完成,又何必要拉着阜远舟陪他一起受苦?
何况,成为百世流芳的帝王是每一个站在皇位上的人的愿望,如果阜远舟真的毁了这一切,阜怀尧现在释然了,又有谁能保证郁郁寡欢的他会不会在多年之后对阜远舟恨之入骨?
优秀如阜远舟,又怎会喜欢一个连自己的责任都承担不起的君王?他的不甘,不过是不甘于他的爱得不到回报。
可是,这一切真的没有回报吗?
“殿下,陛下也没有对不起您,他是玉衡万人之上的君王,站在这个位置上就注定了他不能多情的结局,可是……他却喜欢您,一个最不该喜欢的人,”常安回想着六年前那个冷漠的白衣少年在明白自己的心意之后一瞬间崩溃的霜冷神色,“让您死,或者让您离开,本才是最好的选择,不过直到最后,他还是顺着您的意来了鼎州。”
阜远舟深深地合上了眼,“我从未希望过他放弃他的责任他的梦想,我只是想和他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