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90(3/4)
“……不是。”连晋有些不自主地睨他一眼——这算什么态度?共进共退么?
宫清没察觉他的别扭,飘了一个眼色过去以示疑问。
连晋收回神思,有些苦恼的挠了挠后脑勺,“怎么说呢,老子对三爷这个人没什么意见了……”这人是大才大智,有气节有性格,他和宫清一样很欣赏对方,“就是,觉得他不太适合……待在朝廷里……”
当朝永宁王才能非凡文武卓绝,“不适合待在朝廷”这个说法说出去恐怕会笑掉天下人的大牙,不过宫清却听出了他潜在的意思。
不是字面上的不适合,是他的身份的不适合。
灰三喜好收集情报,常常将官场的事情说与宫清听,这其中就包括这两位传奇的人物。
阜怀尧少年摄政,年轻有为,群臣敬重其人,登基不久,班底正在建立当中,也并无子嗣。
阜远舟同样少年成名,年轻有为,天下仰慕其才,是皇上御弟,唯一还在朝政中心的王爷。
就才能而言,两兄弟各有长短,无论是哪个当了皇帝玉衡都会兴盛起来。
如果宁王野心不改,如果那位陛下出了什么事,得权的是谁,即位的是谁,获益的是谁,这点显而易见。
这也是当日燕舞带上一批天仪帝心腹举剑清君侧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过宫清有些奇怪,就他看到的而言,阜怀尧和阜怀尧二人分明兄弟情深,前者对兄长也极是尊敬和爱护,阜远舟会背叛阜怀尧吗?
看得出对方的疑问,连晋也没法儿解释。
阜怀尧今天这么个态度,加上之前的蓝笔代批奏折的恩宠,分明是告诉自己他信阜远舟。
其实就算当初连晋跟着燕舞等人在御书房议宁王生死一事,也是站在中立面、持保留想法的,可进可退,他能握住那么多的军权,就是因为阜怀尧看中他的制衡手段和敏锐目光,永远知道在关口时怎么做最恰当的选择。
可是阜怀尧这样表明态度,和让他也支持宁王有什么不同?
而且,阜远舟的立场更让人难以琢磨。
连晋又叹了一口气。
倒不是他歧视这种感情,再说他本身就是断袖,只是对象不对,一个万人之上,一个一人之下,一举一动牵动天下,最重要的是——他们是亲兄弟。
玉衡民风较为开放,龙阳之好并无十分稀奇的地方,只是乱\伦两个字的重量根本不是随意能承担的。
在他弄明白这两兄弟是在玩你试我试你心理战术还是真的试着信任对方再或者是两人干脆联手玩他之前,他还是别出声的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