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布局兖豫-下(3/3)
“那都是一样的盐,怎么区分是谁的呢?”李丰有些疑惑的说道。
“那还不简单,在各个路口派兵丁把守,就像以前查缴私盐的官兵一样,谁敢私自输送,统统抓起来。”赵昆迅速反应道。
“屁话,豫州到处都有平地,怎么那么容易查缴。”李丰反驳道。
“呵呵,这个问题也不难,给陈午他们的盐,从此以后比给豫州的量大一些,这样一来,陈午他们的手中的盐肯定就便宜了,临近州郡的盐比他们贵,肯定就不会往他们那里送盐,去了就是赔钱。”刘预呵呵一笑,说道。
“这样一来,会不会让食盐太便宜了,要是陈午他们没有的赚,岂不是又要叫屈了。”李丰还是有些不明白。
“就是要这样,大将军给陈午他们输送食盐,不是为了让他们发财的,而是让他们用来拉拢治下的豪强坞堡的,要是他们用盐很轻松的赚到了大笔钱财,反而容易令其滋生他念,毕竟我军没有多余的兵力顾忌,他们都是知道的。”
听了李丰的话,董平立刻出言替刘预解释道。
“哦,这样的话,我就有些明白了。”李丰顿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不过,只是用这些食盐来赏赐,倒是显得不那么庄重,所以荀崧以及他手下的督护、县令等人,还应该给他们加官进爵,嗯,具体的本职就不变动了,让他们继续任职本地,给他们加一些加官好了。”
刘预一边说着,一边摸着胡茬,想了一下继续说道。
“要是仅仅是加官的话,似乎不太够用啊,许多督护、县令的级别都太低了,根本没资格领朝廷的加官啊。”
魏晋时代的加官,往往都是一种荣耀尊崇的象征。
因为是荣耀尊崇,所以根本不是普通的小官吏能享受到的,而郡县的督护、都尉、令长一类的官员,都统统属于“小官吏”的序列,所以很少有很什么尊荣的加官用来封赏给这些人,毕竟平常的话,有了功劳,在考评上多加几笔乃至转官就已经足够了,这种低级别官吏根本用不着加官。
但是,在刘预的计划里,豫州以坞堡豪强自守的模式下,这些县令级别的官吏,才是统帅联络治下坞堡豪强的关键人物,轻易是不能转官迁徙的。
“不如给他们封爵?”
听到刘预的疑问,一旁的赵昆说道。
赵昆刚说完,就遭到了众人的白眼。
“五等封爵,我们这些人都没有轮到,凭什么给那些人,赵瞎子你还真是瞎,不仅是眼瞎,心也瞎了。”
“就是,说是捷报,可是斩获的王弥手下贼人,也实在是太少了,根本不够封爵的。”
“只是一个最低的功男,都远远不够资格,怎么敢提封爵的。”
赵昆自知失言,立刻缩着头懒得争辩了。
“唉,这种事情,就不指望你们这些大老粗了,我还是等郗鉴来了,跟他商量吧。”
刘预制止了众人对赵昆的“围攻”。
过了不久,因为其他事务耽误些功夫的郗鉴,终于来了。
作为刘预身边刚刚升起的重要帮手,一直就累有盛名的郗鉴,在董平、李丰这一些“闾左”眼中,可是真正的名士。
不过,一见到郗鉴后,刘预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询问关于加赏豫州一众官吏的事情,郗鉴就首先大礼参拜,开口说道。
“大将军,郗鉴斗胆,今日向大将军替一个人求情,还请大将军万勿回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