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患(3/4)
“张大人,不知学生有什么可以效劳的?”
“邢先生想好了?”张石川一喜。
“是,只怕学生才疏学浅,辜负了大人的一番美意了。”
“别大人大人的了,叫川哥吧,以后都是自己人了。”张石川说道:“我要交给先生的事儿,只怕再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
“还请川哥明示。”
“其实挺简单的,就是开发黎垌!首先,要让黎民们都能吃饱饭,发展农业。我也大概走了几个垌,现在他们的耕作方式太原始了,尤其是内地的那些生黎,几乎和刀耕火种没什么区别。首先,咱们要改变他们的耕作方式。”
“这……千年了,只怕不好改变吧?”
“事在人为,不试试怎么知道?小林子,把书拿过来。”张石川说道。
“嗻。”不一会儿小林子抱着一摞书走了进来。
“先生请看:这是一些农事的笔记。首先要在黎垌中普及铁器,让他们学会深耕细作,学会挖渠引水,这上面都有。再看看这个,这是玉米的种植方法,从选中到收割,再到玉米如何加工食用……”
“可……黎民都不识字啊。”
“对,这个我也想到了,所以需要先给每个黎垌培养几个人才出来,需要先生在各个黎垌选一两个聪明机灵的,统一集中到琼山县来突击扫盲,让他们大概能读懂这些书上的东西,你放心,有拼音在,学起来快得多。”
“还有,黎垌疟疾肆虐,我手上有些金鸡纳树的种子,你也得分配下去,让个垌都种植一些,若是有重症的,就用金鸡纳树树皮熬汤,治疟疾有奇效……”
听张石川讲完了自己的计划,邢克善深吸一口气:这确实是任重而道远啊!黎垌,真的能在几年之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做这些事的同时,还有一件事,让黎民丁口都能登记造册。”
“这……只怕会引起黎民反感吧?”邢克善有些犹豫的说道。造册就意味着这些黎民要受官府管辖了,康熙初年为了这事儿可没少打仗。
“先生尽管放心,造册不过是为了做到更了解黎垌,让我这边做到心中有数,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多少田地,需要什么样的帮扶。绝对不会让他们衲丁银的。皇上五十一年的时候就下过旨意: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朝廷的话也能信?”邢克善说完之后马上就觉得这话说得很有问题了。“我的意思是……”
张石川呵呵一笑:“我知道先生的意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吧?你放心吧,张石川说话算话,若是有人跟黎民收丁银徭银,让他跟我要来!还有那些金门瑶人,若是没有土地愿意出山的,我提供土地,愿意做工也可以。”
正说着,大牛走了进来:“川哥,出事儿了!”
“啊?”众人都是一愣。
“咋了?”
“杜二,你跟川哥说。”大牛拍了拍身后的一个人。
“是……”杜二声音颤抖的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自从有了大渔船,不少疍民开始在张石川的招募下登上大船出海打渔了。虽然没有出过远海,也没有驾驶过大船,但是这些疍民还是很快就上手了,几个月下来收成也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