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两路调兵(2/4)
曹叡闻言大喜,于是宣曹真道:“先帝托孤与卿,今蜀兵入寇凉州,威胁中原,将军安忍坐视?”
曹真奏道:“臣受大恩,怎敢推辞?但需一人做为副将,望陛下恩准。”
曹叡闻言说道:“有何人才,爱卿但说无妨。”
曹真答道:“臣举之人乃是太原阳曲人,姓郭,名淮,字伯济。”
曹叡笑道:“原来是射亭侯,准奏。”
王朗又奏道:“子丹将军乃社稷之臣,出战必胜,老臣虽驽钝年迈,愿随将军前往长安,共退蜀兵,略尽绵薄之力。”
曹叡准奏,正要拜曹真为大将,突然近臣慌张而进,跪地奏道:“报陛下,东吴发兵十五万向寿春一带而来。”
曹叡大惊失色,环顾群臣:“如今西有蜀兵,东有吴军,诸位爱卿有何良策退敌?”
群臣一阵哗然,只见华歆出班奏曰:“蜀、吴联合,定是两家约好之计,依臣来看,只需击退蜀兵,则东吴不战自退矣。”
贾充也奏道:“须是陛下御驾亲征,大会诸侯,人皆用命,方可退也。不然,长安有失,关中危矣。”
太傅钟繇闻言奏道:“凡为将者,智过于人,则能制人。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曹叡急得站了起来,指着群臣怒声道:“如今军情紧急,兵临城下,尔等作此空谈有何益处,曹将军前往长安,还有何人能督军扬州?”
钟繇犹豫片刻,才奏道:“臣保举一人,可解扬州之围。未知圣意准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