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五十二章 状元郎做生意(2/4)
没想到,杨林还是摇头道:“聪儿,爹说的不是这个啊,就算人家愿意卖粮给我们,要买来三十万石粮也很难啊。给你打个比方吧,像这定襄县城,也就一万多口人,一个月下来也就需要一万石粮左右,县城几家粮店,累死累活也就能勉强供的上,爹去找他们买粮,他们也凑不出多少来啊。”
啊!
还有这种事,杨聪不解道:“为什么,难道他们有生意不做吗?”
杨林叹息道:“不是啊,你要想想啊,一石粮就是一百五十斤,一万石就是一百五十万斤啊,他们基本都是请人推着车去收粮的,一个人一次能收回来四五石粮就不错了,再多,就算收的到,一个人也推不动啊。”
这!
杨聪真有点傻眼了,他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运输问题,这会儿一般商户可买不起马车,拉货基本都是用人力车,一个壮汉能拉七八百斤货就了不得了,就算是马车,拉个千多斤也到顶了,一个月一百五十万斤,那得多少人去拉啊!
原来,他下意识的以为,这会儿就跟后世一样,开着大货车,一次拉几吨甚至十几吨都不是问题,而且从农村到城里最多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收粮那还不是简单的很。
现在想来,压根就不是这么回事啊,这会儿用的基本是人力车,速度慢不说,拉的还少,就算用马车,一趟最多也就能拉十石粮,三十万石,那岂不是需要三万辆马车,就算分月买,分月送,那也得三千辆马车啊!
这个问题,着实有点麻烦啊,怎么解决呢?
他想了一阵,这才问道:“爹,您送粮的时候用的是人力车还是马车?”
杨林不假思索道:“马车啊,四千引,两万石粮,一年分四次送,每次五千石,五十辆马车,去大同镇跑个来回是三天左右,需要送十次。”
这卖盐还真是辛苦啊,光是兑换盐引一年就要消耗四个月,还要去领盐,还要去卖盐,剩下八个月都是紧巴巴的,难怪自己的父母几年都没回家,光是这四千张盐引的份额就够他们忙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