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山上恩怨清 235章 反攻(2/4)
“对啊,那还只是枫林城一城之地,不过方圆千里左右罢了,可是这方圆千里之境,却是让朕开了眼界!”李毅秋深沉的说道,“入目之处竟然是连根野草都见不到,树木的皮都已经消失了。
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围在一座已经空挡的寺庙周围,开始朕还以为是要祈求神灵,直到后来朕才知道,他们是等待着每天分给他们的粮食,而这个粮食不是寺庙里面的神佛赏给他们的,而是那烟灰和浮土。
用烟灰和浮土配合上野草野菜,或许都没有那种东西,就是用灰土来和水搅拌在一起,然后煮成一种粥,最后吃到肚子里。”
李毅秋说话的时候,忍不住直接就吐了起来,肚子里翻江倒海的,如同有无数的东西要吐出来一样,看着就十分的难受。
而这还不是结束,将肚子里的翻滚呕吐之感压住之后,李毅秋继续说道。
“而这种东西,他们竟然吃了很久了,他们说自己先是将所有的粮食吃了,将田里的蛇虫鼠蚁都吃了,最后将地里的那些草根,树上的树皮,山上的野菜等等等等,都吃了。
可是还是不够,还是没有粮食来到,甚至于现在便是土,他们都快吃不了了,因为能吃的土不多了!
以前总是和一些朋友说自己穷的都要吃土了,可是当朕第一次见到,吃土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朕只感觉很是害怕。
朕记得那一年的天灾很严重,各地都是粮草不足,开始时候各地的赈灾粮草完全支撑不住,原本计划抗七天的粮草,竟然三天不到就已经有地方没有了。
反倒是枫林城的糟糠留住了无数的百姓,那一年的百姓虽然吃的是猪食,但是他们绝大部分都活了下来,被您的糟糠救活了!
也是从哪个时候,朕第一次对司徒大人有了改变,想要知道司徒大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您这贪污之人竟然将灾民救活了,那些满心都是正义,一丝一毫都不留下的清官,却是让治下的百姓饿死了不少人。
哪怕是到了现在,朕都不是很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司徒大人能不能告诉朕这里面的原因了?”
蒯蒙看着真心在请教的李毅秋,心中也是颇为好笑,“看来陛下这个事情也是已经藏了许久了,看得出来陛下有好多次想要问某,却是一直张不开嘴。”
“对,当初父皇说您是这天狼第一能臣干吏,朕就一直觉得父皇是被您迷惑了,甚至于是....父皇和您一起揽天狼财富为己用,直到现在朕才知道这些年是朕错了。”
“哈哈哈,臣能够听到陛下说出这句话,此生足矣,此生足矣啊!”
蒯蒙突然仰天大笑了起来,然后便和李毅秋说了起来,为什么他蒯蒙贪婪成性仍然能够被称之为能臣干吏!
“这人世间的事情,无论是天下百姓,贩夫走卒,还是说这朝中的文武大臣,亦或是那些清流名士,都逃不出一个利字,这一点陛下一定要牢牢的记在心中!
陛下肯定会
说,这天下乃是有圣人存在,他们写下了无数名传千古让无数人都为之追求的经典的书籍和行为准则,圣人为国为民,从来不为自己考虑,做人,做官就要如此!
暂且不说当初的那些放着势力弱小的天地共主不追随,而去四处游说自己的学说,找寻相信自己的君王的圣人是不是真的那般的为国为民不为己考虑,就说这圣人有多少?
如今这天下九州之地,无数城池,可有百名圣人?可是十名圣人?便是能够有一个圣人出世,那都是天地之间的大喜事了。
那我天狼之国可是能够拥有这圣人存在的?我天狼在这九州之中占据了多少地位?我天狼在这九州之中有多大的势力?既然我等相比九州大地如此弱小,为何陛下要觉得我九州之地要有圣人的存在!
当国家强盛,圣人自会前来寻找陛下,请求陛下奉行他的理念和说法,可若是国家弱小,便是这天狼之中真的有圣人出现,陛下就真的能够留得住他?
而臣就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既然这满朝文武官员,无数城池的官员小吏,还有那贩夫走卒,天下百姓,既然他们是为了利益,那就给他们足够的利益,他们自然就会帮助臣办事。
就说那粮草赈灾之事,朝中前期派出了很多清流名士前去赈灾,就是为了能够不让这些钱粮全部送到了那些百姓们的手中,送到那些灾民的手中去,可是这般做真的对么?
陛下可知道这赈灾的粮草是要熬成米粥发给百姓的,那米粥便有粘稠也有稀薄的。
那些名士的确是不贪财,但是他们贪图名声啊,他们为了能够证明自己真的是为了百姓,为了灾民,他们是真的做到了竖筷不倒,那米粥稠的便是臣看了都吞口水,因为臣当时在灾区吃的都是稀汤灌大肚。
那稠稠的米粥让臣看了之后,一度想要端个碗去呈上一碗,可话有说回来了,臣看了都会如此,那您说那其他人看了会如何?
臣说的这其他人是谁,陛下应该也能够猜出来,这天下除了灾民之外,还有无数的贩夫走卒,还有些许的大户人家,这些人比较富裕,所以这日子也是能够过得去的。
但是就算是他们过得去,他们看看自己吃的,再看看这灾民吃的,他们会如何想?
一座城池三十万的灾民,可是这一锅米粥下去,生生炸出来不下百万之众,一群家中明明还有余粮,还能够保持着不被饿死来度日的普通百姓和大户人家,都托家带口的去吃了。
你莫要说这些人心中肮脏,若是灾民什么都不做,吃的还是那种米粥,那么他们这每天要各种劳作换生存,夜晚只能吃点稀粥的人,又该是算作什么呢,所以他们吃的理所当然!
这就是为什么
明明七天都还要富裕的粮食,那些城池竟然没有一个撑到第五天的原因!”
李毅秋听完之后也是心中滋味百转千回,他突然嗤笑了一声,“所以这就是司徒大人当初将上好的米粮送到那些人的手中,然后换取那些糟粕和陈粮的原因么?
是为了...不让那些不是灾民的百姓吃?”
“不,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蒯蒙摇了摇头,“我没有那么的死教条,只要能够将事情做好,臣不介意被人痛骂,不过这最重要的是,朝廷给臣的都是今年的新粮。
可是这一斤新粮可以换五十斤的糟糠,就算是跑去那些人吃吃拿拿,那最后到了臣下手中的也最少还要二十斤的糟糠,有了这二十斤的糟糠之后,臣在赈济灾民。
哪怕是再让他们以工代赈都没有问题了,二十倍的粮草储备,让臣就算在后期被其他城池的灾民冲击的时候,仍然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所以那一场打在,枫林城在臣出手之后,再也没有死去一个人,等到大灾过去,这枫林城的民生和水利等等,都上升了不下数倍。”
听着自己身边的这位司徒大人说这些事情,李毅秋时而点头,时而沉默,最后等到蒯蒙说完之后才再次问了一个问题。
“那司徒大人就不怕他们将所有的赈灾粮草都贪掉么?他们可不是一群和您一样有底线的人!”
“呵呵,让他们贪是为了让他们吃饱了,然后好好给我做事,若是他们怎么喂都喂不饱,那臣一般会选择另一种办法!”
“司徒请说。”
“将他宰了,喂饱别人不好么?”说这句话的时候,司徒蒯蒙的眼中闪过了一道光芒,这一刻虽然没有任何杀气凛然的话语出现,但是这微微眯起眼睛的模样,让李毅秋是浑身都感觉到了一冷。
“一手钱粮,一手屠刀,王道在左,霸道在右,这就是为官之道么?”
“对,这就是为官之道,同时也算是半个为君之道!”蒯蒙这个时候才真正要告诉李毅秋的话说了出来,“陛下真正明悟了这句话,便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但是只有突破了这句话,或许才有可能明悟到如何成为万古之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