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 34 章 真是银乱啊他们!(1/4)
梁氏夫人还要再骂,奈何客人们已经相携到此,只得停住,双方极客气的行了礼,入内寒暄起来。
乔翎还不知道卢梦卿被放出来了,见到他着实惊喜“什么时候出来的”
卢梦卿笑道“跟你差不多前后脚。”
又从身后小奚手里接过本书递了过去“我说要给你的那本诗集,明天再写张条子给书店那边,下个月你就能收到钱了”
梁氏夫人听得微露讶色,倒是没有言语,毕竟这是别人的社交关系,她没由头说什么的,只同韩少游客气的交谈起来。
倒是那边乔翎接过那本书,还没翻开,脸上就显露出几分惊奇来。
她一手捏住书脊,另一只手将其像扇子一样哗啦啦的翻动起来“哎”
乔翎觉得很新奇“我先前看过的书,大多都是线装的,还有些是卷轴、竹简什么的,头一次见这种书”
翻开之后略用几分气力撕了撕,发现竟然纹丝未动,她更觉得有意思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卢梦卿故意逗她“哎呀,你这么聪明,居然也不知道”
韩少游在旁失笑,告诉乔翎“是胶。”
乔翎眼睛瞪得像猫一样,捧着那本书,聚精会神的看着他。
韩少游便解释的更详细一些“帝国西南有一番邦之国,国号为繁,高皇帝时便向本朝称臣,显宗皇帝时,因为本朝以繁国为跳板频繁出海,便在彼处设置了繁国总督,驻军一万。”
“天后也就是太后临朝摄政时,少府军器监和将作都水监向帝国势力辐射范围之内的番邦派遣了巡查队伍,检索两处衙门可能需要的材料和器物。被派往繁国的那一支在那里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植物,将其运载回神都,屡次实验之后,就有了如今乔太太见到的胶粘书”
乔翎用力的重复了一下“繁国”
韩少游说“是的,繁国。”
他大概给乔翎讲述了一下“离神都很远很远,一路不停,驿馆不停地换马,估计也得个把月才行,不过,若是贯穿帝国南北的官道彻底修建起来,估计路程会被缩短许多”
卢梦卿这时候问了一句“确定要修了吗”
韩少游道“户部的态度很坚决,中朝的某位学士也列席其中,此事定然无从转圜。”
卢梦卿“啊”了一声“既如此,那今岁的年终,怕还有的吵”
韩少游叹了口气“年年如此,早该习惯了。”
因着此事的缘故,又想起今日同圣上那番言语之中所察觉的的某种意味,他心头忽的浮出一抹阴翳,因而不安起来。
乔翎听得稀里糊涂,又一次用力重复“中朝的某位学士”
梁氏夫人忍不住叹了口气“你念念书吧别总问这么浅显的东西啊”
乔翎很不好意思,因而微微红了脸,小声说“我是乡下来的嘛。”
又很小声的说“我就再问这一件事。”
对面卢梦卿笑着说了声“无妨。”
他问乔翎“你与越国公成婚之前,应该进宫去拜见太后娘娘了吧从皇城正门进去,先是三省六部乃至于别处要紧衙门的官署”
乔翎小声说“我们走的不是那道门呀。”
“噢,”卢梦卿了然了,继而随手一歪自己面前的茶盏,倒了点茶水出来,用手指蘸着画图给她看“这是皇城正门,直着走进去,就是三省和别的各处衙门,衙门这边再直着走,又有一道宫门,但是内里并没有宫殿,只是城墙之上的望楼较之别处格外宽敞,在这宫门上边,设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衙门”
他没说这个衙门叫什么,而是继续画图“此处继续直行,就是百官朝会、拜见天子的太极殿,是以这座修建在宫墙之上格外宽敞的望楼,实际上将三省六部的官署和天子分隔开。”
“三省六部的官署又被称为前朝,亦或者是外朝,而天子的居所,被称为内宫,亦或者是禁中。所以就把这个分隔开两边的地方,称为中朝。”
“此处当值的人都被尊称为学士,因所处之地,便被唤作中朝学士。又因为三省的官署在皇城南边,被称为南衙,而此地处于南衙以北,望楼之下的那道宫门便被称为北门,所以也有人称呼中朝学士为北门学士。”
乔翎极好奇的问“他们的官职高吗我先前从来不知道竟然还有这么一个衙门”
卢梦卿稍稍严肃了一点,说“高。”
韩少游在旁道“中朝学士在外朝行走时,礼同宰相、爵视亲王,地位极其显赫。”
乔翎大吃一惊,想了想,又看向梁氏夫人,隐约带着点愤慨“我们府上办喜事那天,他们一个都没来”
梁氏夫人“”
梁氏夫人无奈扶额“他们从来不出席这类场所啊,我这可爱的乡下的没念过几本书的愚蠢儿媳妇”
乔翎无视了梁氏夫人给出的一长串形容词,又大吃一惊“啊”
“太夫人说的不错。”
卢梦卿颔首道“中朝学士诚然地位显赫,掌控要权,但他们几乎从来不会插手朝政。他们不出席常朝,只出席十日一次的大朝,即便如此,往往也只会去一个人,象征性的旁听,几乎从不言语。”
乔翎长长的“哎”了一声“这么怪”
“不止,”韩少游继续道“他们从不参与神都的社交,也不会跟任何朝臣乃至于非紫衣学士之外的人来往,甚至于他们常年头戴冠帽,连面容都无从知晓”
乔翎又听到一个叫她茫然的词汇“紫衣学士”
“噢噢噢,”卢梦卿连“噢”了三声,稍显懊恼“我先前说漏了”
他补充道“据说在高皇帝时期,朝中一等要人着紫,次一等的官职着红,是以形容显贵官员、朝堂盛势,常道是满朝朱紫,只是不知到了什么时候,紫色成了中朝学士独有的标志,剩下的人只要退而求其次,改为着红了。”
乔翎明白了“因为朝中只有中朝学士会穿紫色官袍,所以又把他们称为紫衣学士”
韩少游道“不错。”
乔翎回味着上一轮对话当中韩少游透露出来的讯息,诧异道“他们既没有社交,又不露脸,这岂不是说,根本没人知道他们是谁”
卢梦卿与韩少游异口同声道“正是如此”
乔翎诧异道“他们不会是常住在中朝,连自己的府邸都没有吧”
卢梦卿与韩少游又一次异口同声道“正是如此”
乔翎忍不住道“好怪”
她说“既然如此,不会有人专门去假冒中朝学士吗反正也没人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
卢梦卿道“中朝那边专门有说过呢,非三省官员协同、又无有中朝手续,自称为中朝学士者,皆是假冒,可杀之。”
韩少游则道“很多很多年之前,据说也曾经有人假冒过,只是很快就被揭穿,继而被处死了。”
“我不明白哎,”乔翎稍显困惑的挠了挠头“他们既不参与朝政,也没有社交,那他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北门学士也有北门学士的事情要做啊。你要是把他们当成闲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卢梦卿失笑道“譬如说本朝勋爵的传袭,都是需要中朝学士为之见证的,三品及以上的官员可以在中朝设置遗嘱,如果符合法度,身后无论如何,中朝学士都会帮助他践行遗嘱。”
“有时候,他们也会参与刑部和大理寺的工作,譬如说先前神都夜里有恶鬼shā • rén,闹的人心惶惶,最后就是中朝的某位学士出手,彻底了结了此事。”
卢梦卿补充一句“他们也做钱货相关和保管的事情,三品及以上的官员乃至于在中朝登记了的要人,若是有极珍贵的东西害怕丢失,也可以委托给他们保管,倘若是银票的话,神都境内,随便哪个官署的中朝驻处都可以提出来。”
前两个透露出来的讯息量已经很大了,乔翎还没能消化完,就听到了第三个。
她下意识道“这么说,中朝学士有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银票的讯息通传到天下各处的官署中咯”
卢梦卿意味深长的看着她“我想是这样的。”
韩少游则道“或许这才是户部力主修建南北驰道的缘由大王一直都很想从中朝得到他们迅速传递讯息到帝国各处的途径。”
乔翎嘴唇动了动,甚至于喉咙还没有发出声音来,梁氏夫人已经忍无可忍道“不准问大王是谁你之前自己说就再问一件事的”
乔翎“”
乔翎垂头丧气“好,好的婆婆。”
卢梦卿与韩少游看得失笑,倒是真的没跟她说“大王”是哪一位,这当口外边侍从来传话“老太君久等不到您几位,差人来问,知道是二位相公来府,说是务必要请两位贵客同去用饭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