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父亲够活了(4/4)
徐月嘉顿了许久道:“会让你失望。”
温叶:&34;哪方面?&34;一言不合就将话题歪到十万八千里。
徐月嘉:&34;……不是你想的那样。&34;
温叶挑眉:&34;是吗?可我也没失忆啊。&34;
徐月嘉默了默道:“我说便是。”
当年高中后,徐月嘉是大晋建朝以来第一个没留在翰林院的前三甲,而是选择去偏远县城当县令。
一来是为降低国公府的锋芒,二来他本就希望自身所学能用到实处。在到达林志县前,徐月嘉还是一位养尊处优的清贵少年,没什么特别之处。
而那座需翻山越岭才能到达的小县城,比徐月嘉想象的要腐烂、不堪许多,那儿似乎只有一种人,男人。
两年后,他被调回盛京。
盛京的夺嫡之势正是汹涌,眼见先帝垂危,官职不大却处在关键之处的郑家祖辈三人就因不愿站队,就接连被人污蔑。
徐月嘉不想卷入夺嫡的纷乱中去,便在私底下替郑家搜齐了是被人污蔑证据,洗清了他们身上的冤屈
此举惹怒了当时风头正盛的九王,同时也引起了先帝的不满。先后被贬谪浔阳、梧州。说到这,徐月嘉停顿了一会儿道:“倘若当时先去的梧州,不止宣儿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温叶低声感慨:&34;就差一点。&34;
徐月嘉道:&34;其实我当时劝过她,可她仍然坚持生下孩子。&34;这个“她”,指的自然是徐玉宣的亲生母亲,徐明月。
温叶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一段,她扭回目光道:&34;这不像是郎君会说的话。&34;徐月嘉坦然承认道:“那时的我内心还残留些许劣
习。”
后来他有认真反思,怀有身孕的不是他,他没有权利替别人抉择孩子的去留。无论这个人是谁,哪怕是他的妻子。
温叶静静地望着他,难怪愿意服避子药,也不在外胡乱搞,新婚夜第一回见,都还不熟,却还是她说什么便是什么。
难怪他不会强求她一定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