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3/4)
凌穗岁微笑不语,游戏的剧组的一千多场戏里,她就占了一半,要是统筹没做好,第一个累死的就是她。
现在拍特效打戏的摄影棚已经搭起来了,放眼望去是一大片绿色。凌穗岁之前拍了单手剑(初始道具)、匕首的戏份,如今该轮到她的主要武器双手剑。
这把剑还有一个很炫酷的名字,叫做“猩红之渊”。
凌穗岁曾经用作阅读理解的方式去思考,是不是暗指这把武器见血封喉,同时因为杀伤力太大,容易把使用者拉进杀伐的深渊呢?
别说,还真别说,无论是她的战斗使用版,还是定点特写版,剑身上的红色纹路看久了还真有点瘆得慌。
结果原著作者告诉她,这就是她用随机起名
()器生成的武器名,没那么多复杂的门道。
凌穗岁:……
算了,想到文中至少出现过几十种武器名,她又觉得作者偷懒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时蓁的角色设定是魔剑士,编剧在影视化改编的过程中,也将她的作战方式进一步细化。
如果是成群小怪,就用魔法发动大范围群攻;如果是精英怪或者大boss,就由她持剑近身作战。
毕竟,双手剑的优势在于近身肉/搏和个体战斗。使用者不仅要有能够挥动它的力量,更要注重腰力、步法和手腕的配合。
在末日游戏里,是有“要害位置暴击伤害()”设定的,而这也是近战职业区别于施法者的优势。如果是魔法攻击,无论打到那里,都只按普通攻击计算。
为了练好双手剑,凌穗岁没少花时间。她对自己的要求是每一次砍击都要充满力量感,要用连贯的动作镜头,有好几次导演都说过了,但她回看监控器画面时,觉得很不满意。
这个地方不对。?[(()”她指着屏幕说,“这一剑都劈歪了,重拍吧。”
导演助理:“没事,到时特效调整一下位置,看不出来的。”
“那不行。”凌穗岁很认真地说,“特效可以调,但我的动线怎么调?如果改变攻击落点,那发力的姿势都不对了!”
在凌穗岁看来,如果没有行云流水的全套挥剑过程,就不能称之为一套成功的打戏,她不能拿这样的东西敷衍观众。
至于那些碎尸式镜头拼接法——那也配叫打戏?拍写真集的都比他们动作标准。
在游戏剧组里凌穗岁说了算,她说要重拍,导演肯定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