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2/2)
来至桌案旁,想要研墨,见昨日放在这里的笔墨纸砚全不见了,再看书架上,原来摆放在那里的一沓宣纸也没了影踪。
“洛春,帮我拿纸墨来。”苏鸾儿吩咐。
洛春没有动,面露难色,“少夫人,世子交待,这两日让您好好休息,不要劳累。”
苏鸾儿看洛春神色,想来黎烨给丫鬟们立了规矩,也不为难她们,抬步出门,才走出一步,见洛春和洛夏齐齐冲过来,扑通一声在她脚边跪下,阻了她去路。
“少夫人,世子说,不能让您出去。”
苏鸾儿大概猜到黎烨临走前和丫鬟们交待了何事,他原是打算将她禁在此地。
窗外喜气盈门,人声鼎沸,黎烨当是在前厅里接受来客的恭贺吧?
“告诉世子,让他有空了,来见我。”
苏鸾儿没再与丫鬟们为难,说罢这句话就独自坐去桌案旁,捧了医书来看。
天色愈暗,前面的热闹就愈繁盛,紫苏院里始终安静,除了洛春和洛夏两个丫头,再无旁的来人。
直到深夜,将近子时,热闹才渐渐散了。
“少夫人,吃些东西吧。”洛春说。
苏鸾儿摇头。
一整日了,她什么都不肯吃,就呆呆坐在那里盯着医书看,偶尔抬起头也是痴痴望着门口。
洛春知道少夫人在等世子来,可她去了前头几次,没见着世子,也跟老夫人说了少夫人不肯进食,老夫人什么话也没说,只叫她好生照看着人不要出来生事。
“少夫人,歇下吧。”
整个王府都已睡下,连夏夜的虫鸣都渐渐不闻,苏鸾儿依旧枯坐在桌案旁,洛春心有不忍,又来劝她。
“你们睡吧,我一会儿就睡。”
苏鸾儿起身进了内寝,过了会儿又回到桌案旁,不紧不慢地拆了一个香囊,将内里填充的东西倒进茶盏里,和着茶水搅拌片刻,用指尖蘸着在帕子上写字。
过了会儿,她起身把帕子递到洛春手里,“交给老夫人,请她放我走。”
洛春这才瞧见,帕子上写的是和离书,蘸着朱砂汁写的字,鲜红刺目。
“少夫人,您真的要走么?”
洛春想再劝劝苏鸾儿,见她递过帕子便转头进了内寝,翻出行囊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虽已是深夜,洛春忖着老夫人该是睡下了,却还是冒着挨骂的风险去了颂晖堂。
因着是和离书,洛春不敢叫旁人经手,怕又闹出闲话,惹得老夫人迁怒少夫人,坚持要面见王妃。
徐氏刚睡下没多久,听洛春请见,想来是苏鸾儿那厢的事,并未立即起身,把人晾了一会儿,听说洛春还在等着,才披上衣裳来了前堂。
“老夫人,您让世子去看看少夫人吧,少夫人一整日没吃东西,现在也不肯睡觉。”洛春想着事情还有转圜余地,并未将和离书拿出来。
徐氏面生不悦,看了洛春一眼。
洛嬷嬷看出王妃心思,看向洛春严声斥道:“世子军务繁忙,至今未归,何时轮到你这小蹄子指手画脚,编排世子?”
洛春忙叩首认错,乞求道:“老夫人,您去劝劝少夫人吧,少夫人要走。”
这才将和离书奉上。
徐氏一愣,接过和离书来看,见上面只简单写了几行字。
“两载结缘,反目生嫌,二心不同,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和离书来得这样快,着实出乎徐氏意料。
她原以为苏女对儿子用情深厚,概不会轻易妥协,定要闹上一闹,还怕她闹的凶,丢王府颜面不说,又将自家儿子拿捏住了。
忖了片刻,徐氏屏退洛春,慈声吩咐道:“去告诉少夫人,世子忙军务去了,一回来就去看她,叫她不要心慌,好好休息。”
洛春心想少夫人一向善解人意,听了这话也许就消气了,遂领命退了出去。
徐氏手下按着和离书,心中忖度着事情,听家僮来禀,说是武安王回来了。
昨日半夜,北疆传来八百里加急战报,武安王和黎烨受诏进宫商讨战事,至今才回。
“世子呢?”徐氏问。
“只有王爷自己,未见世子回来。”家奴道。
徐氏听罢,一面收起和离书,一面起身去迎武安王。
忽地心思一转,又将和离书鲜鲜亮亮地平铺放在台面上,坐回位子上,屈肘扶额,看上去十分疲乏头疼。
武安王进门,见徐氏坐在堂中,很是意外,“怎么还不睡?”
徐氏这才抬起头来,看着武安王轻轻一愣,佯作不知他回来的消息,忙要起身相迎,才站起,又似起猛了头晕目眩,踉跄了下,被洛嬷嬷扶着坐了回去。
武安王也大步迎过来,“生病了?”
“没有。”徐氏深深叹口气,一只手佯作无意按向桌案上放着的和离书。
武安王的目光自然随她指引投了过去,待看清是和离书,又按着苏鸾儿的手印,眉头一皱,拿在手中细看。
徐氏假意要夺,武安王抬手闪避,看了片刻,气哼一声,把东西丢在地上。
“这样关头,她竟闹这出,如此不识大体的儿妇,还留她作甚!”
武安王一脚踩在那和离书上,冷道:“叫子英与她一封休书,了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