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矛盾与冲突(3/4)
李麦芒这时候经常买笔就是因为笔杆坏了,笔芯用完还可以替换,笔杆坏了只能扔了。
而且……陈平安的这根笔看起来还有些眼熟,他们这没有卖这款笔的,是她去闽省拉设备的时候,路上买的。
“你这笔哪来的?”
“我看到后勤处负责收办公室垃圾的大爷从你垃圾桶里拿出来的,本来想还给你,大爷说这你肯定不要了,他以前也还给你过,你说坏了不要了,他就自己拿回家了,这根我看挺好的,用胶带粘上还能用。你不要岔开话题。”
李麦芒深吸一口气,还能怎么办,说呗,陈平安要是个随便指指点点,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的,她还能怼回去。
人家自己就是这么勤俭节约,节俭习惯了的人,觉得她浪费,在这样的环境下,她还真是无话可说。
“车子,空调,高档饭店,衣服,都是我自己出钱买的,不存在以权谋私,公款私用的问题,包括我的宿舍安有dú • lì的电表,电费都是我自己交的,平时开车出门加油也是
()我自己花钱加的。
合资工厂,也就代表着工厂有一部分人的收益是属于我个人的,所以我自己有钱可以支撑我消费这些东西,我觉得这不属于铺张浪费,资本作风。
就像工厂里的工人们挣到钱了,他们去买自行车,买新衣服,给孩子们买零食,你不能因为还有很多人的生活比不上他们,就觉得他们是在铺张浪费,是资本作风。
勤俭节约当然没问题,但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消费范围内进行消费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大家都不消费,那么社会怎么往前发展,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卖给谁呢?”
陈平安会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八十年代,物资按需分配的年代里,人们把节俭刻进骨子里。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而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快就会让一部分人陷入迷茫中,不知所措,甚至是迷失在金钱中。
欲望取代信仰,这一现象,在九十年代的文学中,提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合理的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非常重要。
李麦芒把陈平安说的有些迷茫了,他能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是真的觉得,这是不对的,他也认真思考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