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各怀心思(3/3)
果然,虞戚面露微笑;“大人果然明察秋毫之末,在下钦佩至极。”
“其实这次戚来求见大人,是想为大人效犬马之劳、行鹰隼之事,以图富贵。”
“哦?”赵高放下茶杯,意味深长的看了虞戚眼,忽然笑道;“做我的鹰犬,你可有何本钱?”
虞戚微微抬头,目光扫向身边的张文。赵高会意,道;“这是我的心腹,但说无妨。”
“在下有江东死士三千,不知能不能入大人法眼。”虞戚仍然面带微笑的说道。
这回赵高也不免动容。死士三千,这虞戚好大的手笔,仍然不漏声色的说道;“我乃大秦中车府令,掌管虎符朱批。大秦有甲士百万,要你区区三千死士作甚。”
虞戚目光应向赵高,微笑道;“可是大秦的士卒只会听命于他们的皇帝,而我的死士却可以只听命于赵大人你一人。很多事情他们做不了,可是我们可以做。”
“大人难道不想居于万万人之上吗?”
听到最后一句赵高‘霍’的站了起来,怒目瞪向虞戚,吼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本官面前提谋逆之事,不怕我株你九族吗?”
却不料虞戚竟然夷然不惧,面色坦然道;“非常事以待非常之人,我相信大人您的志向远不是一名中车府令。”
“大人,别人或许不知道您的出身,在下却早有耳闻。大人本为赢氏宗亲,是先王的血脉,难道这天下他赢姓赵政坐的的,大人坐不得吗?”
见虞戚居然连自己身世这么隐秘的事情都知道,赵高不由一愣。
嬴姓是黄帝的曾孙帝颛顼的后代,后随着迁居地不同而分为十四氏,分别为梁、江、廉、黄、秦、赵、马、钟、葛、徐、费、谭、谷、缪、瞿等,赵高和始皇帝嬴政同属于嬴姓赵氏,所以虞戚才说由此一说。
赵高怒目许久,忽然脸色怒色尽去,换上笑容;“你好大的胆子,真的不怕株连九族?”
虞戚一躬身。“富贵中求险,本该如此。”
“如若事成,还望大人以关内侯、会稽郡守回报在下。”
赵高点头欣然应许,又道;“别说会稽郡守,只要你好好的效忠本官,裂土封疆也不无可能。”
“只是……”赵高语气一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厉色。“你应该知道,如果你行事败露,我不但不会去保你,反而会第一个杀你灭口。”
“记住,你做的任何事都会与本官毫无关系。”
“这个自然。”虞戚一躬倒地,长拜道;“祝大人心中大事早日实现,居于万万人之上。”
赵高‘呵呵’一阵阴柔笑声,目光半眯着,仿佛看见了自己位及九五的样子,全然没有留意到虞戚脸色一闪而过的嘲讽笑容。
注释:秦国的国君是赢姓赵氏,古代人常称氏而不称姓,所以司马公写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才会称呼嬴政为赵政。这个为了剧情需要,所以大都是参照现代人的观念,称呼秦始皇为嬴政,他子孙叫嬴扶苏、赢胡亥、嬴子婴什么的,咱这毕竟是小说,给大部分普通人看的,写的学术性太强了会影响阅读的,所以遵守史实的前提下尽量按照现代的观念来写,以后很多地方就不一一说明了哈。很多热心喜欢找寻细节上的大大,也不用吹毛求疵嘛,很多江南都明白,只是,剧情需要嘛……呵呵,咱这毕竟不是史书,是小说。
另外一点,很多史料上提到赵高的出身,比较可信的一种说话时赵高也是先代秦王的血脉,故而姓赵。还有一种现在主流的说法是赵高并不是宦官,只是被误传成宦官,这点江南就不去改了,毕竟大家传统观念里赵高就是个宦官,突然长出了小JJ,怕大家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