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战役(2/4)
象金兵突袭长安失败,困坐太原而损失了不少精锐的好事。绝不可能再重演一次。
其实赵桓每次事后思想起长安一事,也觉得太过侥幸,若是让他重选一次,未必有胆量敢在这个没有精兵,亦没有城防保护的狭小城市里,再来坚守一次。
根据金兵的这种布防情形,如何来打破两国主力对峙,打破战略僵局,将宋军地战略优势转化为胜势,在靖康六年地下半年,已经被提上了枢密院研究的课题。
充裕的情报,与专业地分析,加上无数的参谋军官的设想,自然,还有熟知历史变局的赵桓来提点,终于在历时半年之后,由枢密院根据实际情形的转变,拟定了一个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由参谋军官拟定的专业做战计划。
这一年的战事,先由靖康六年下半年开始筹备,到了年尾时,大半的战略物资已经装备到位,与赵桓记忆中历史上的绍兴十年宋军的做战计划大体上相同,只是在细节上做了很大地修改。
宋军仍然以岳飞为主力突击,以岳飞所部十万人先期突入,直插宛洛,而韩世忠与折彦质、杨沂中各部相随其后,直插京东与山东,与岳飞遥相呼应。
这样一来,有着二十万人左右的宋军主力将横扫中原与山东两路,彻底打烂伪齐与金兵在这两地的部署,吸引金兵主力到中原腹地与宋军决战。
待金兵大部兵眼光和主力被吸引到中原战场时,驻扎在河东的宋军则直入河北,抢占各战略要地城市,断敌后路,同时渣关驻军出击,配合先期进入中原的宋军,将进入中原的金兵主力绞杀消灭。
待金兵落入陷阱后,面对的是近六十万人宋军精锐撒开的大包围圈,而在主力宋军身后,还有数十万人的厢军,以及为这场大战役准备地数百万民扶,以宋军现今的野战能力,加上中原地区城池众多,有不少可以利用的地利,敌军的主力野战骑兵经过数次打击,已经不足十万人,一旦落入宋军的包围,则很难战退,而待敌军醒悟无法战胜后而开始撤退时,其身后又有宋军断其后路,一路上必定是血战连连,而等逃到长城之外时,只怕也剩不下几个人了。
虞允文等人摆弄着沙盘上的旗帜,详尽分析,配合着新得到的财赋与后勤的资料,已经是极尽详尽,再无疏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