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3/4)
赵桓轻声冷笑,答道:“朕权柄在手,用他时自然威福给他,不用时,一笔抹掉了他,也是寻常。”
说罢,负手而行,不再理会这直心肠的武人。
康承训目瞪口呆,半响过后,方想:“官家这样说法,当真是吓shā • rén。”
赵桓却不理会于他,自己在大队卫士地簇拥下。由宫门角门入内,入得大内。
待到内院门前,侍卫们却不能进内,只有几个年轻宦官上前,掌着灯笼,将赵桓迎入院内。长安城内的宫室,不过是经略衙门改建。规制狭小,勉强分成外廷内廷。其实相隔不过是一堵院墙,赵桓每日接见官员,处理政事,穿过一道青砖碧瓦的院墙。到得外院正堂就可。而每天处置完政事后,跨入这小小院墙之内,则外事不入,内事不出。自成一个小小世界。
赵桓来自现代,原也极不喜欢残害人身体地宦官制度,打定了主意在他手里不再收一个身体残缺,精神也不健康的太监。只是原有的几百宦官自各处来投,他却也不能拒绝,只得全部留用。
时间久了,却慢慢体会到宦官的好处。
这些人,身体残缺,被家人父母抛弃的多。孑然一身,又被世人歧视。眼中除了一个皇帝,再无别物。当然,仰仗着皇帝聚敛钱财,或是象李宪、童贯那样,成为统兵太尉,位极人臣,也是宦官的希望。
赵桓自然不会使用宦官统兵,监军,也不会在特务组织里使用宦官。不过身为人主,享受着数百人无微不至地照顾,也使得他在这个时代里,感受到了一点做为帝王地乐趣。
当然,手握大权,掌握着千百万人的生死存亡,才是身为男人最大地乐趣。也是支持赵桓在这个时代里撑下去的最大动力。古语所云最有道理,正是那句:大丈夫当如是乎?
虽然对外保持着简朴的形象,其实以赵桓看来,现在的享受已经足够。
入得房内,宽敞华丽地装饰,周鼎秦彝,陈列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