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龙抬头(2/4)
杜黄裳道:
“是。”
李诵今天心情好,说着说着就和杜黄裳拉起了家常,结果又谈到了韦执谊身上,杜黄裳道:
“那个不成器的现在倒还上进,这几日常去拜会李大人。”
韦执谊好歹四十几岁人了,杜黄裳还不成器的称呼,李诵不觉微微一笑。李大人就是李巽,李巽现在已经正式接替杜佑出任盐铁转运使,正月里杜佑请辞转运使获准,李巽就顺理成章的做了上去。不过韦执谊拜访李巽倒不是为了学习理财,而是了解湖南民情。李巽十几年前曾经任职湖南,正月十六日,任命李巽担任转运使的同时,任命韦执谊为湖南观察使。
如同年前传言的一样,新年以后,在朝廷用兵西川的同时,内部的人事开始了调整,除了韦执谊出官湖南外,前宰相,刑部尚书高郢外放潼关防御使,兵部尚书王绍出任洛阳尹,兵部尚书由陆贽接任,御史中丞卫次公出任陕虢观察使,李庸出任御史中丞。
如此多的中央大吏出官地方,而且都是重要的地方,不能不引发朝堂内外,街头巷尾许多评论家们的猜想,不过这种猜想是不能在明面上讲的。地方虽然重要,但是毕竟不如中央风光,某某失宠,某某得宠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当然看得明白的也有很多人,比如《春明外史》的一干人,但是《春明外史》毕竟不像后世报纸那么敏感,发表大篇社论,只是简单的在报纸上通报了一下。
这次中央gāo • guān出镇地方自然是有意图的,李诵在紫宸殿召见王绍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卿此去东都,务必好生经营,安抚民生,修葺城池战具,训练士卒。洛阳四战之地,淮西,汴宋,徐州、淄青、魏博、昭义、成德、荆南、山南东道等更要时刻留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