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 第五十三章 天下无金之小小的前奏

第五十三章 天下无金之小小的前奏(2/4)

目录

赵佶听得微微点头,蔡京的话什么时候都这般顺耳,不错,我王师一出,收服幽云指安公焘见赵佶听了蔡京的话面容甚喜,哼了一声大声道:“用兵之策,必先计强弱,策虚实,知彼知己,当图万全。且中国与契丹讲和,今逾百年,自遭女真侵削以来,向慕本朝,一切恭顺。今舍恭顺之契丹,不羁縻封殖,为我蕃篱,而远逾海外,引强悍之女真以为邻域。[吾嗳紋學網快发]女真藉百胜之势,虚喝骄矜,不可以礼义服,不可以言说诱,持卞庄两斗之计,引兵逾境。以百年怠惰之兵,当新锐难抗之敌;以寡谋安逸之将,角逐于血肉之林。臣恐中国之祸未有宁息之期也!”

其余大臣听了安公焘的话俱为之动容,不错,枢密使此言不假,大宋兵弱将寡,若真和金国齐力灭了契丹,再和强悍的女真成了邻居,也未见得是什么好事,而辽金护步答冈之战后,辽国也火速派出使者来到东京,以修补辽宋渐渐破裂的关系,现在辽使的态度恭谨的不得了。

赵佶听得安公焘说什么“百年怠惰之兵,寡谋安逸之将”不由得勃然大怒,以前安公焘就老是这付腔调,好像我大宋百万兵马都是摆设一般,不过那时候赵佶也无力反驳,毕竟其时大宋军事上还真没什么可以拿的出手的。但现在却是不同了,赵佶腰杆可直起来了,又哪听得这种话。

在龙椅上坐的笔直,扫了安公焘一眼淡淡道:“然则河军是百年怠惰之兵?贵王及北京众将乃寡谋安逸之将?安公何以教我?”

安公焘面色一滞,仍不服气的强辩道:“河北禁军自是例外,贵王英才,乃大宋之福,但余处兵防却实在堪忧。”老安对武植渐渐扭转了印象,虽骨子是还是转不过弯,但也不得不佩服武植确实厉害。

赵佶哼了一声,不再理安公焘,看向旁边一直未作声的许将:“侍郎有何高见?”

许将急忙出列,躬身道:“圣上,臣以为,外事不决可问贵王。”

赵佶眼前一亮,是啊,怎么把二弟忘了,正待说话,旁边的蔡京抢上几步,急急道:“万岁不可!”

赵佶一愣,问道:“怎么?”

蔡京躬身道:“如今边事不平,贵王戍边,责任重大,若轻易召回,恐军心不稳,边境再生事端。”

许将皱眉道:“贵王通晓辽金边事,此时正该召贵王回京,以商万全之策,何况辽人自顾不暇,又怎会再起战火?”

蔡京摇头道:“许大人久在京城,却不知道那辽人南京留守耶律淳有不轨之心,边境之事虚实莫测,贵王却是走不得!”

安公焘扶须点头:“不错,边境之事要紧,贵王还是莫轻易回京的好。”

赵佶心下盘算半晌,也觉,默默点头道:“恩,言之有理,还是边事要紧。”

许将无奈的退下,看了蔡京几眼,蔡京却是满面正容,毫无得意之色,不过蔡京心里却是松了口气,若是这种军国大事就把武植召回,那武植就再也不单单是统兵一方的封疆大吏,而是实打实成了大宋社稷重臣,加上他那亲王身份,只怕早晚会把蔡京压在头下,蔡京当然要想方设法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赵佶又道:“和金国结盟之事朕意已决,交由中书省办理,枢密院协办,议出章程呈上来!”

安公焘叹了口气,终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毕竟首相蔡京,圣上赵佶都是一个论调,安公焘再怎么反对也没有用处,也只好悻悻退下。

赵佶决意和金国结盟的消息传来时,武植正在宗泽府里和宗泽品茶聊天,过几日就起身回大名府了,对金国他已经隐隐有了计较,正准备这几日好好盘算下。

当侍卫报知武植圣上同意与金国结盟,正由中书省和金使磋商盟约时,武植没什么反应,宗泽却是腾一下站了起来,大声道:“什么?圣上同意和金国结盟?”

武植笑笑道:“宗经略稍安勿燥。”

宗泽急道:“这叫下官如何能安定?不行,下官这就给圣上上表!”说着话就往外走想是急着去写奏章。

武植看着宗泽背影,无奈的摇摇头,上表又能有什么用?不过是令赵佶心里不痛快罢了,叹口气看向北方,局势越来越混沌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