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五章利益动人心(1/4)
些红色的身影当中。最前面一人身材高大。骑在一战马上。仿佛是一截铁塔。中提着一把数十斤的大刀仿佛轻若无物。
“总兵大人。前面十里就是邹县了。”一名亲兵-手向前一指道。
十里的距离并不远。骑在马上就可以看到邹县的轮廓。听到亲兵此言。这名铁塔一样的将军手中大刀向前一指。大声道:“传本部命令。加速前进。半个时辰后。所有人在城中休息。”
这名铁塔一样的将正是黄的功手下的力大将殷洪盛。这次黄的功任命殷洪盛为前锋。正有意与羽林卫别一别苗头。羽林卫用最好的武器。三倍于一般士兵的军饷。若是人数少时大家不会注意。只是当人数扩张到十万时。自然会起大明其他"兵的忌妒。
当然。这种忌妒尚不至于引起军心动摇。军队中本身就是等级森严。以前大明边兵京的方守备部队彼此之间军饷不同很正常。军饷最高的自然是边军。因为他们都是大明的精锐。而且时时要作战。其次就是京营。再后就是的方守备部队。
只是以前即使边兵也会经常欠饷。如今基本上不存在欠饷的问题。而且伙食比起以前来更大为改善。没有羽林卫的军饷比较。大家都会非常满意。有了比较。争强好胜就难免。即使是黄功殷洪盛等人也不能免俗。凭什么羽林卫一年能六十两的军饷。而其余人只有二十两。
羽林卫是皇帝一手立。可谓嫡系中的嫡系。其余官兵自然比不了。要想拿到和羽林一样的俸禄。起码要证明自己比羽林卫更强才行若是能在战斗中,过羽林卫。升官财自然不是问题。
半个时辰。若是步兵。基本上就是赶路的时间。洪盛部下都有战马。只是军中有二十|火炮拖累了|军速度。平时行军速度和步兵相差无几。殷洪盛这-命令根本没有考虑到邹县的清军会不会抵抗。即使会抵抗又如何。一个小小县城大不了等炮兵到了。大炮一轰。除非是清军脑壳坏了。非要送死否则不会不投降。
殷洪盛的命令一传下……正在前进的明军顿时分为两队。一队暂时护着炮兵向前缓缓行进。另一队却催着战马小跑起来。蹄声隆隆响起一股巨大的尘烟直奔邹而去。
十里的距离对于骑来说只不过了一盏茶时间而已。当殷洪盛领着前锋骑兵来到邹县城墙下时。只见城城门紧闭。城墙上空无人影。整个县城悄无声息。只有城门口则站着数十名身穿衫之人他们全部手无铁。只有最前面四人好象举着二块巨大的匾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