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庙算(2/3)
众人心中翻江倒海,说不出话来。只觉得形势之恶劣,前所未有之严峻。
谢迁幽幽一叹,将要反驳的话,收了回去。
弘治皇帝再问:“调谁驻大同镇守?”
所有人再一次沉思。
半晌,刘大夏的声音再一次响起:“陛下,臣建议……”
忽然,远远的声音打断了刘大夏,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来:“父皇,大同重镇,儿臣提议一人如何?”
朱厚照来了。
他到了花园,正不疾不速走向御书房,听到了張懋建议的末尾,也听到了大同镇守调换,更听到了刘大夏即将的建议。
难得有一位武勋,可光明正大参赞军务,兼还是边防军务,就这么轻飘飘一句话被调走,令朱厚照勃然大怒。
借鞑靼人犯边,弄走最后一个武人代表,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现在,刘大夏还想往大同掺沙子,塞兵部的人去,朱厚照如何会同意。
故此,他还未进御书房,声音就传了进来:“儿臣提议,由阳武侯统领大同军务如何?”
————分段————
这场文武之争,令朱厚照恶心到了极点。
鞑靼人数十万大军云集,边关摇摇欲坠,兵部不考虑如何稳固边防,不考虑如何支援,也不考虑万一的恶劣情况。
偏偏,将一个知兵善战、深得军士拥戴的将领掉走了。
朱厚照如何不怒,如何不恶心!
但他却明白这件事的因由,对成国公朱辅被调动一事,毫无反对办法。
并非是弘治皇帝直接就同意了。
而是,南方蠢蠢欲动!
再加上,魏国公徐俌这个双头xià • zhù的狗东西,软脚虾……当真不太可靠。
终大明一朝,自靖难之后,魏国公一系几乎就成了摆设。
就算偶有入驻南京卫掌控军机,也很快会被调走。
是皇帝当真识人不明?
不!
皇帝、大臣们,以及武人、兵部对此事都看得很清楚!
魏国公一系难堪大任!魏国公一系……也不能令其大任!
事实也如此!
南京城破的时候,乖乖献印就说明了一切。
所以,安排成国公朱辅入驻南京卫,镇压南京的同时,兼苏州、杭州军务,朱厚照对此毫无异议。
当然,若能调动另外一个武勋就更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