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负面意识诱发(3/4)
同时,也同样有可能,是孩子是在视觉功能转化中,为体验类似音乐节奏的正面行为。这种现象就如用眼睛的视觉,代替耳朵的听觉作用。也很类似我善于用潜意识直觉,代替思维意识认知功能现象。
但不管属于哪种现象,都容易在叠加效应下形成习惯,会因个体差异和空间感受而演变为刻板行为。因此就要给予必要的干预,在以用进废退为原则的干扰刻板行为的同时,由显意识与潜意识为切入点,进行潜意识信息植入,而制造相应的思维意识。以求帮助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平衡五官触觉上的差异体验…
但事实上,也有可能正负现象同时存在,就是心理问题和正常或异常状态同时存在,由视觉功能所形成对转动物体的兴趣。如果要判断属于哪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孩子的固执与执着反应程度,与在分水岭的观察中获得结果。
如果是属于正常爱好范围,孩子会表现对转动物体为执着而不固执,会具有相应的改变和适应性。
如果反过来,固执而难以改变,那就属于在异常与后天环境中,导致的心理问题。
如果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孩子就会随着外在环境,与内在心理情绪状态,而会出现相应不稳定以及易变性的刻板行为。因此,就容易出现时好时坏,时轻时重的波动现象。
因此在康复与对外婆的性格分析中发现,我想孩子应该是属于视觉敏锐和潜意识压抑,两种现象同时存在,所诱发对转动物体的兴趣…
如果,事实真是如我所想,那么在以后的康复中,就应该以加大关爱力度和鼓励他自我放纵,从而让孩子获得更好与深刻的良性显意识体验中,释放和替代潜意识原有的压抑信息!
夕阳已去天色晚…
就这样一路狂思,终于冷冻了医院的心情,带着满满理论,正在想如何实施时,终于再次跨进了家门。
可是,又没想到,当我进门放下东西,正准备出门聚餐时,本已在漫灌疗法中进入常态的他,不料,又突然莫名其妙的再次吵闹着要这要那要出去…
意外之中见此情景,心想,有可能是医院类似外婆的那个女医生,诱发了外婆造成的负面意识,所导致的无意识压抑释放行为。
因此,想到这里,也许是医院那股心情还没冷冻好,也许是我希望通过实际事件,希望他外婆能明白错误的代价,而能有所改变时,就在压抑中淡淡的对他外婆说道:“你问问他妈,下午医生是怎么说的,人家说这孩子没家教…”
没想到,也许是我的语言,再次唤醒了她那善于指责与推卸责任的心态,只听她在理直气壮种反过来带着指责的口气说道:“小他家小孩,他奶奶都带发烧生病了,我看不也没犯法吗?”
我一听差点废都炸了!
望望孩子的母亲
心想
看一看
她真的无知吗?那为何我只是重复医生的话,她就如圣女转世一样,立刻就觉得是指向她的呢?
再看一看
她真的脆弱吗?那为何在为自己辩护时,却像个无愧于天地的男子汉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